因港而興,時代潮汐的結晶|鹽埕老街屋重生運動

日治時期在打狗築港計劃的推展之下,曾經滄海填築為新生地,遍地鹽湖、沼澤也在市區改正後形成端整街廓。「哈瑪星」與「鹽埕」這兩處因港而起的新興市街,遂在碼頭、鐵道、會社、銀行與商家的匯聚之下迎來了空前盛景。作為商港腹地,1920 年代的鹽埕地區,戲院、酒家、咖啡廳與百貨公司林立,可以說是將各式娛樂消遣囊括其中。這般繁華景況一直延續到了戰後,隨著 1970 年代高雄政經中心東移,才逐漸走向沒落。

1970 年代初人潮熙攘的鹽埕市街。(影像來源/鐘清溪攝影師,攝於 1973 年)

儘管如今鹽埕不再是車水馬龍的「盛り場(繁華的商業娛樂中心)」,當中的老宅舊街依然保有流金歲月的影子,只需經過復原與整備,便能恢復街區精神——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今年雄本老屋與協力團隊合本營造參與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推出的「老街屋重生運動」,為鹽埕與周邊地區共 22 棟超過半世紀的老屋施作立面改善工程。我們著重於清除建物立面非原貌建材及增建結構,重新配置水電管線、冷氣室外機與電箱水錶等現代設備的位置,並加強老屋抗候機能,同時以照明計畫突顯立面美感。期盼能以空間敘事的延續及重現,勾勒出新舊城區更迭之間,港都發展的歷史脈絡。

由外而內的老屋新生

「老街屋重生運動」前期,由高雄大學陳啓仁校長帶領的團隊接洽了眾多屋主,最終選定了瀨南街老宅、新樂街二連棟、中山一路八連棟、國際商場(舊稱高雄銀座)等舊建築為示範點,其空間使用多為住家、店鋪或空屋,承載著鹽埕地區的前塵往事,卻在年深日久後不再光鮮亮麗,甚至因傳統工法、建材取得等問題,面臨著修繕維護的困境——本次計畫即是從外觀的整修開始,為舊城區點亮幾處被淡忘的角落。

這項從「都市設計」視角展開的老屋新生行動,和雄本老屋 2023 年於北市執行的「陽台整備實驗計畫」有幾分相似,都是透過小規模介入街區、微調既有建物的外觀,讓居住者與鄰里重新體會老宅本質的美好。為了盡可能減少對於屋主日常生活的影響,修繕團隊必須把握有限的時間完成立面改善工程,卻也不吝於雕琢細節、去除塵灰,力求恢復建物最初的材質肌理與裝飾語彙。

屋齡 60 年的瀨南街老宅,是「老街屋重生運動」中第一處完工的地點。(影像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RZ FILMS 拍攝)

舉首先完工的「瀨南街老宅」為例,這座承載著屋主李先生許多重要記憶、守候夫婦日常起居的家園,在 60 年的歲月間逐漸出現了建物老化的諸多症狀:牆面馬賽克磚難免缺損、鐵花欄杆油漆剝落,精緻的小格木窗也在機能考量下汰換為現代鋁窗。工程期間,在外牆清潔、修補與防水處理的同時,團隊同仁也多次造訪現場,仔細比對清洗後的牆面、欄杆等尺寸色號,藉此挑選出最合適的面磚與油漆,也依循最初木窗的分割形式,為本案量身訂製了深褐色的鋁製氣密窗。

圖一/團隊時常帶著型錄與色版前往現場,從中比對最適合老宅的飾材。

圖二/鐵花欄杆吊掛作業中,修繕團隊正為鐵件補強油漆。(影像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RZ FILMS 拍攝)

修繕後的瀨南街老宅依舊與周邊建築和諧共存,立面暖色面磚與天藍鐵花欄杆的鮮明對比,更讓這座老公寓成為一眼望去最醒目的街區印象。儘管 20 年前落腳此地的南北貨貿易公司已不復見,當年聚居瀨南街的家族成員也各奔東西,拂去灰塵的老屋卻讓過往的記憶重新變得清晰,為當地商業熱絡的歷史留下註腳。

圖一/瀨南街老宅在修繕前有著面磚缺損、管線雜亂、鋁窗鏽蝕、油漆剝落等建築老化常見的問題。

圖二/立面改善工程完成後,瀨南街老宅成為街區的視覺焦點。(影像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RZ FILMS 拍攝)

同樣曾作為店鋪使用的「新樂街二連棟」,是高雄老字號鴨肉店的起家厝,在後代陸續遷離後成為倉庫與餐飲備料空間,屋前搭建的招牌架、帆布雨遮隱去了原有的典雅氣度,騎樓的抿石子樑柱更埋藏在層層油漆之後。團隊拆除了立面增建結構,將既有的鐵窗更換為抗候木窗,並細心保留其中一側的窗花工藝;此外,也參考原先的抿石子質感,在剔除漆料之後,選擇色澤、粒徑相近的石材與調合漆,依據線腳弧度重新修飾騎樓空間。

修繕後的木造窗櫺,為鑲嵌其中的街區地景增添了時代變遷的紋理。圖中,建築部經理郭以諾(左一)、老屋規劃部專員劉亮妤等團隊同仁正進行竣工驗收。

仔細清洗、修補過的紅磚牆面,夜間在洗牆燈的投射之下,顯露出幾處突兀的缺損——根據屋主吳先生傳承的家族記憶,這些凹陷的痕跡極有可能是二戰期間美軍轟炸所留下的彈孔。正因如此,修繕團隊慎重地保留了並不平整的牆面,以建築空間記錄這片土地曾經歷的跌宕起伏。

復原街廓,再現盛場風華

坐落於高雄車站前方的「中山一路八連棟」,迎接著南來北往旅客的目光,形塑了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當中參與本年度「老街屋重生運動」的七座公寓,涵蓋了住宅、機車租借行、美髮沙龍及無人居住的空屋,建築立面跨越半世紀而各自表現出獨特的面孔。團隊在拆除陳舊的招牌、鐵件,並收整管線之後,又請來了專精於文資外牆清洗的團隊,運用去漆劑復原立面的泥塑雕花。為了回應現今的使用需求,修繕工程中也安裝新作招牌、汰換冷氣,將室外機移至騎樓之下,並以鍍鋅擴張網維持整體視覺美感。

圖一/修繕前的中山一路八連棟,擁有多元立面風格。(影像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RZ FILMS 拍攝)

圖二/老街屋重生運動恢復了這排老公寓往日的端整立面,卻也保留了各戶長期積累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考量到老公寓中的美髮沙龍顧客多為移工族群,在招牌更新的過程中,團隊也和屋主達成共識,以客人慣用的語言重新進行設計。融合了世代生活軌跡的八連棟建物,是地方發展脈絡的具體呈現,在立面改善之後也將持續照映出海納百川、新舊並存的港都精神。

圖一/建築部設計專員余品均,正為抿石子牆面製作顏色相近的調合漆。

圖二/中山一路八連棟在老街屋重生運動中,掛上了團隊重新設計的招牌。

除了連棟街屋、公寓型態的老宅之外,1936 年以日本銀座商店街為藍本建成的「高雄銀座」,也是本次計畫的改善案例之一。作為高雄第一條大型百貨街,這裡曾是舶來品的集散地,酒吧、咖啡廳等時髦的娛樂場所齊聚。儘管建物結構在二戰空襲期間曾遭受嚴重破壞,卻在 1950 年代韓戰爆發、美軍進駐高雄港的背景下重新聚集商家,改以「國際商場」之名再現繁華,甚至在 1963 年順應拱廊街的潮流進行擴建。然隨著城市發展重心的轉移,國際商場也褪去了摩登光環,徒留當中鏤空的天井與銜接兩側商業空間的走道,無聲訴說著此地的過往。

日治時期以繪葉書(明信片)形式保存的高雄銀座歷史影像。

陪伴著鹽埕區走過喧囂與寂寥的國際商場。(影像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RZ FILMS 拍攝)

如同大多從繁華走入孤寂的舊城老屋,高雄銀座有著產權複雜、房舍閒置等問題,團隊於是選擇以微小卻顯著的「照明規劃」介入空間,試圖在實際點亮入口與通道之後,喚醒大眾對於這條商業街的記憶。在著手安裝投射燈的同時,團隊也保留了懸掛於天花板上的陳舊日光燈座,只為讓人們在循著鵝黃燈光抬頭的瞬間,感受到今昔對比、新舊揉合所產生的張力;為了本次照明規劃而特別設計的燈罩,則有效避免新設燈具影響建築立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空間氛圍。

老街屋重生運動點亮了高雄銀座的通道空間。(圖三影像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RZ FILMS 拍攝)

如今「老街屋重生運動」仍持續進行中,透過由外而內的微調整備,一點一滴重塑鹽埕街區的視覺印象。而團隊作為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施作者,也期盼能透過一系列的實際行動,落實長久以來對於老屋新生的理念:當城市街廓能夠擁抱多元建築類型,並彰顯每一個時代的美感風尚,地方發展脈絡也將自然融入當代生活,成為滋養文化底蘊的沃土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