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居住與會客機能兼具的「醫生館」|9/5(四)蘇明修老師講座側記

近期於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舉辦的「健康第一」特展,回顧了日治時期臺灣現代醫學的發展軌跡,和時代背景所形塑的特殊城市紋理:結合醫療與居住場域的「街屋型醫療建築」、醫生館高度聚集的街廓,皆為當時新興仕紳階級生活樣態的具體紀錄。

 

為探討這種空間的形成脈絡,雄本老屋邀請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蘇明修老師前來長源醫院,分享他多年來從事嘉義與朴子地區的田野調查與老屋保存經驗,並與長源醫院榮譽館長許正園醫師、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李兆翔老師、雄本老屋共同創辦人暨資深經理蕭定雄,以及現場團隊同仁、文化資產同好進行深度對談交流。

 

本次講座以「『家』與『醫』-日治時期地區型診所保存活化的命運與機會」為主題,從「醫者」、「醫館」與「醫者町」這三種層次切入,闡述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建築的空間特色、形成背景與文化意涵,並進一步發展其在當代社會的保存活化議題。

醫者、醫館與醫者町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引入現代化醫事教育制度,造就了具備新式學識的「西醫」群體。他們不僅是社會地位崇高的專業人士,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逐漸晉升為本土新興的仕紳階級。然而,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師並非易事。醫學生除了須於當時全島唯一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大醫學系前身)完成學業,並在赤十字病院實習一年之外,更須取得「醫業免許證」才能合法從事醫療工作。

 

作為日治時期嘉義地區的兩處政商中心,嘉義市與朴子街吸引了許多醫師前來落腳執業,他們所留下的足跡更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醫療場域。蘇明修老師在其 2015 年出版的專書《朴子醫療文化備忘錄:第一代西醫師與醫生館的故事》中,便列舉了 20 位在朴子地區引領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醫師。他們有的發揮商業長才成立會社、聚集文人雅士共組詩社,有的則創設產婆講習所,透過教育推廣讓醫學知識普及化——而串起這些公共事務的空間,正是醫師們生活起居、看診配藥的「醫館」。

蘇明修老師指出,臺灣的醫館大致可分為「獨立型」與「街屋型」兩類。前者如朴子日新醫院、牛挑灣濟生病院、嘉義林眼科診所等,採用獨棟空間設計,其建築式樣受居住者新式教育背景影響,多為和漢洋折衷的洋樓型態,也有些由日籍醫師建造而為傳統和式風格;後者如朴子回生醫院、朴子公醫院、壽人診所等,則於市區改正計畫的推動下,擁有洋式建築立面。

 

然而,在由新式設計與建材組成的外觀之下,這些醫館仍然保留著神明廳、座敷等,符合當時臺灣日常生活需求的空間,呈現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樣貌。此外,醫館後棟、二樓等較為隱私的區域,則時常被規劃為醫師的住所,使「醫館」成為結合醫療與居住機能的複合式空間。

 

在對嘉義、朴子地區的老醫館進行整體調查之後,蘇明修老師逐漸發覺,這些醫館並非隨機分佈,而是集中於市區改正計畫的重點區域,如嘉義成仁街、朴子開元路周邊,形成醫療建築密集的「醫者町」街廓。此一現象推測與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積極提升公共衛生環境的脈絡相關,體現出殖民現代性帶來的深遠影響,而這些獨特的街區,也在無意間成為地方社會與文化事務的交流中心。

老醫館的活化再生

過去眾多醫治居民、服務鄉里的老醫館,在時代更迭後逐漸被淡忘、閒置,談起保存活化議題時,卻又得面臨私有產權與公共性的拉扯、修復工程的困難性,以及各方對於營運方式的意見相左等困境。

 

回應此議題,蘇明修老師認為,老醫館的保存重點不應僅止於建物外觀的復原,更重要的是延續其作為醫療空間的歷史記憶——這包含了地方居民求醫問藥的集體記憶,以及醫師後代所珍視的家族記憶;而針對老醫館的再利用,則須從「人」、「建築」與「城市」三大面向著手,挖掘其所蘊藏的群體性價值,並透過文化轉譯、策展規劃、參與式設計等方式,將建築的文化內涵轉化為地方再生的動能。

 

為更具體地說明臺灣醫療建築保存活化的多元模式,蘇明修老師與我們分享了 9 座老醫館的再生現況,其中不乏轉型為咖啡廳、藝文空間、社區中心的案例,也涵蓋了他曾參與保存修復的朴子日新醫院與牛挑灣吳杯初濟生病院。儘管前者至今尚未進入修復階段,濟生病院已在蘇明修老師與團隊的努力之下,以「社區營造」的概念修復並運用空間,在這座被榕樹與颱風拆為兩半的歷史建築之中,融入地方師生、藝術家的創作,共同勾勒出老醫館的新面孔。

牛挑灣吳杯初濟生病院的修復再生,運用獨特的斜面設計紀念往昔的立面景觀,內部空間則成為社區文化館。(影像來源/蘇明修老師)

共織醫療文化記憶網絡的願景

講座進入尾聲,與談人也各自分享了老醫館再生的觀點與經驗。身為長源醫院的第四代屋主,許正園榮譽館長對於蘇明修老師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與行動深表敬佩,認為「人、建築、城市」三位一體的概念,為老醫館的再生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許正園榮譽館長也期盼,長源醫院在雄本老屋的管理營運之下,能夠成為一處延續醫療文化記憶、促進社區互動交流的場域,同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帶動更多屋主響應老建築的保存活化行動。

圖一/許正園榮譽館長(右一)分享了他對於長源醫院未來發展的期盼。

圖二/李兆翔老師(右三)以「由下而上的反造行動」為老醫館的再生願景作結。

李兆翔老師則強調「人」在文資保存中的重要性,認為老屋新生的關鍵,應是以空間建構出人們的記憶網絡。而同時承載了地方居民集體記憶、醫師後代家庭記憶的街屋型醫療建築,可以說是推動這般「由下而上的反造行動」的絕佳起點。

 

正緊鑼密鼓籌備著開館營運的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時代精神。其歷史脈絡與修復歷程,將被收錄於蘇明修老師預計年底出版的「臺灣基層醫療建築」主題專書之中,讓更多人認識這座百年診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