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協助老屋修繕保存,雄本團隊也深刻關注城市空間的再造與發展,尤其團隊以臺中作為據點,對於臺中下一步的城市願景更是充滿著期許與熱忱。2022 年 3 月,雄本團隊在因緣際會下,受臺中市都發局以及景觀總顧問邀請,以參與式設計團隊的角色,協助臺中市政府「城南之心」計畫,針對長期因交通繁雜,而被忽視的臺中東、南區,在新建工程前期展開「美學覺醒」的地方共創。過程中與鄰近的國光國小及東峰國中合作提案,舉辦工作坊,目的是為了讓設計者與實際使用者能雙向了解彼此的想法與需求,透過對話與各種媒材的發想,共同完成適合使用者的作品。
為了協助平衡東、南區的產業經濟、文化、休閒,「城南之心」計畫將串連周邊的文教場域及水綠空間,範圍包括國光國小靠近興大路段的文化廊道平台區、國光路段的生態教學區、以及東峰國中位於仁和路和七中路交界的白千層廣場。
在公共景觀工程的營造施工階段,可以進行社區式的參與式共創,對於任何一個城市的再造發展來說,都是不簡單的。這不僅代表著在硬體工程背後,軟性的社會工程正在逐步建立城市的基礎,也更關注在地使用者,也就是「人」的角色。這正是雄本團隊所想像的,城市與人的關係,也很幸運的能夠成為其中之一,為臺中的東、南區再造盡一份心力。
在參與工作坊期間,雄本團隊邀請了 #植物藝術家_花婆婆_陳杏芬老師,以及 #力野茶陶所的阿思與米特,與國光國小的師生們一同進行「空間觀察」,聯想未來自己在不同場景可能會有的感受與問題,建立起初階的空間想像;接著將每個同學空間觀察的結果,以心智圖模式串連、創作為「空間劇本」,發表眾人意見整合後的空間提案;最後運用保麗龍、小石子、鋁箔紙、竹筷、積木等媒材,製作成「空間模型」,將提案更近一步化為實體的作品,完成從觀察到作品發表的流程。
東峰國中學生們,也參與了植物壓印的陶板工作坊,以此認識校園周邊的生態景觀,並選擇不同的植物枝葉、果實,完成獨一無二的陶板。這些陶板未來將放置於景觀石椅旁點綴,成為校園裡的一角,展現美學教育成果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於校園的更新改造更有參與感;而在學生的角色之外,東峰國中的老師們也透過轉換視角,想像自己是校園內的多元人物角色,如生態課程老師、學生、校園管理維護者等,設身處地思考並觀察基地,以需求導向進行空間設計及景觀傢俱設置的發想。
學生們的提案中有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而老師們對於基地周邊的觀察也相當細膩。團隊在過程中協助記錄、彙整每一階段的成果,將與實際工程使用的建材與設計動線進行綜合考量,讓未來屬於國光國小、東峰國中師生的校園空間,標誌著共同參與的證明,也真正適切於日常生活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