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是複選題:文資保存與地方共生|9/22(日)林曉薇老師講座側記

在城市現代化的浪潮之下,產業結構與生活型態飛速變遷,昔日的田野、鐵道、舊廠房與老建築,似乎成為發展進程中不得不遺落的、隸屬於舊時代的產物。事實上,這些歷史空間不僅是人與土地互動的具體軌跡,更是建立地方感的重要基礎,展示著每一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故事。

 

為了迎接全國古蹟日,雄本老屋受高雄市文化局的邀請,舉辦了第一場「好市開講」文資推廣系列活動,邀請中原大學建築系林曉薇老師前來捌邸樓老屋咖啡廳,以「可以是複選題:文資保存與地方共生」為題,講述透過文資保存活化帶動地方永續經營的可能性。林曉薇老師長年投入臺灣文化路徑的整合推動與調查研究,本次講座中也分析了產業文化資產(工業遺產)的價值,並分享國內外實際活化案例,進而探討當代城市與文化資產之間的連結。

埋藏城市根柢的產業文化資產

回顧文資保存與區域發展議題歷程,自《威尼斯憲章》制定以來,國際間對於古蹟單棟、懷舊式的修繕觀念也逐漸改變,轉而思考歷史街區與聚落在當代社會的再生策略。受此趨勢影響,臺灣政府於 1982 年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後續修法又納入了「文化景觀」類別,將保存觀念擴展至更廣泛的歷史資源範疇。1990 年代開展的產業文化資產調查,進一步帶動了後續的「產業文化資產再生事業計畫」、「產業文化路徑倡議」等行動,逐漸串起臺灣各地如礦業、林業、鹽業、糖業、酒業等產業的採收、加工及生活場域,建構出足以用於「說故事」的歷史地景。

 

「產業文化資產的價值,在於體現出一群人共同生產、生活的脈絡。」林曉薇老師舉雲林虎尾糖廠為例,說明糖廠作為加工區域,與周邊生產原料的蔗田、運送甘蔗的五分車鐵道、員工居住的宿舍區,以及因糖廠聚落而創設的醫院、理髮廳、公園等公共設施緊密相關。藉由系統性的保存、轉譯與串連,不僅能引起對相關主題有興趣的人群關懷土地,也能吸引活化能量進入地方,促進區域的永續經營與再生。

雲林虎尾糖廠是臺灣現存唯一仍以糖鐵運送甘蔗的糖廠,獨特的五分車景觀成為當地觀光亮點。(影像來源/台灣糖業公司)

產業文化資產的再生案例

林曉薇老師指出,現今國內外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策略,除了從單點保存走向網絡串連之外,也時常與公私部門合作,整合其歷史價值與跨領域專業,運用多元文化商業模式經營空間——其中一處代表案例是德國「文化釀酒廠(KulturBrauerei)」。除了涵蓋 43 座冰窖、19 間酒吧、大量鐵路車廂與馬車的龐大量體之外,德國文化釀酒廠於 1920 年代更成為全球規模與產量首屈一指的淡啤酒廠,可以說是 19 世紀工業建築的代表。

 

在 1967 年停產之後,閒置的酒廠由當地藝文機構與青少年活動組織進駐,以民間力量擾動空間,這些地方團體也在日後組成「文化釀酒廠協會」,並轉為企業經營,與政府單位、接管酒廠的信託公司合作,共同推動酒廠的文化及商業發展。再生後的文化釀酒廠在提供藝文展演場地、照顧市民生活需求之外,也延續了最初的「啤酒文化」,以產業博物館、啤酒花園等空間規劃,在當代城市中延續酒廠核心價值。

德國「文化釀酒廠」現為文化商業空間,圖中具代表性的轉角建築,則成為社區長者的活動據點。

第二個例子是英國「紐藍那克工業村(New Lanark Village)」。這座創建於 1785 年的工業聚落,製造棉織品近 200 年,並於 2001 年獲選為世界遺產。期間曾有社會改革家羅伯・歐文(Robert Owen)接手經營,在小小的村莊內實施一系列如縮短工時、禁止童工、提供教育及醫療服務等福利制度,以人文烏托邦思維點亮了工業聚落。

 

受工業革命影響,紐藍那克工業村逐漸沒落,生產活動停止後也面臨拆除危機。直到 1974 年,以工業區的保存再生為目標的紐藍那克保存信託成立,在舊建築的修復再利用之外,也為村落引入五感體驗、多元居住與教育機能,以「現地博物館」模式經營空間。民眾可以在此認識往昔以水力紡紗的產業技術、搭乘遊樂設施體驗 1820 年代的空間氛圍,也能選擇居住當地,融入河谷旁的山村生活。

英國「紐藍那克工業村」原為棉織產業聚落,再生後具備居住、教育、博物館等多元機能。(影像來源/Flickr, Photo by mrpbps,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rpbps/3672553716/)

而位於臺灣新竹縣芎林鄉的「紙寮窩造紙聚落」,自清治時期以降發展出精湛的手工竹造紙技藝,帶動了當地金銀紙產業的興盛。然而,隨著日治後期皇民化政策的推行,臺灣民間信仰遭到禁止,現代化技術更為傳統造紙產業帶來衝擊,紙寮窩聚落也面臨了產業空間閒置、人口老化等問題。

 

2006 年中原大學從「中小型傳統產業文化地景再發展」議題切入,思考如紙寮窩這樣的聚落空間再生發展的可能性。在前期的產業技術、歷史調查研究之後,團隊先以社區培力課程提升居民對紙寮窩文化資產價值的了解與認同,興建「造紙工坊」作為技藝傳承的據點,也透過影音媒體記錄、推廣地方再發展議題。以社區參與和教育應用為主軸的再生過程,使得紙寮窩造紙聚落在融入現代生活的同時,得以延續舊有的技術與風土,成為地方自明性的基礎。

新竹芎林「紙寮窩造紙聚落」在公部門與學界的協助下邁向新生。(影像來源/偏鄉數位培力推動計畫網站)

當代城市與文資保存的新連結

近幾年文化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帶動了各縣市面狀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利用;2016 年更進一步提出「臺灣文化路徑」的構想,以產業、族群等脈絡串聯相關地景,並參考歐洲工業遺產路徑 (ERIH) 的成功經驗,導入錨點與場所點系統、主題路徑等概念,打造出具有主題性的文化體驗。

 

目前臺灣主要的文化路徑涵蓋了「湯姆生、馬雅各與臺灣多元族群」、「糖業」、「礦業」、「林業」、「水文化」等多樣化的主題,透過不同領域的資源整合,記錄並轉譯各族群在不同時代、不同產業下遺留的足跡,不僅展現了島嶼歷史的豐富樣貌,更創造了讓大眾深入認識臺灣文化資產的途徑。正如林曉薇老師的結語,文化資產的保存再生,從來不單是政府部門或專家學者的責任——唯有透過跨域合作經營,才能讓這些珍貴的記憶與地景恆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