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本老屋從 2022 年底開始協助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運作「臺北市文化資產輔導平台」,以輔導團隊的身份陪伴城市中許多老建築新生。在本年度為期兩天的參訪行程中,我們帶領了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官同仁與文化資產所有權人,前往彰化縣共 7 處文化資產進行考察。從氣勢恢宏如鹿港龍山寺,到即將迎來新生命的長源醫院,這些建物的空間尺度、使用機能不盡相同,卻都被歲月打磨出沉穩的光澤。
「儘管彰化縣能給予的資源有限,每一處文化資產的管理單位依然竭盡所能,用心呵護手中的文化資產。」參與夥伴在活動尾聲有感而發。建築的生命力始終來自於使用者,藉由這次參訪我們希望能讓所有權人見證其他縣市的努力,也在經驗分享中反思自身使命。
讓地方成為更好的居住地:永靖成美文化園
110 年由雄本老屋協助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執行的「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從全臺各地的文化資產中選出了 8 件優良個案,永靖魏成美公堂即名列其中,也是本次活動的參訪地點之一。這座閩式三合院在 2012 年修復竣工之後,不但延續了魏氏家族居住、祭祀的記憶,更以歷史空間展示往昔的常民生活,成為重要的地方性文化活動推廣據點。在園區導覽之前,管理單位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陳慶浩,特別與我們分享了一路走來的心得。
「文資保存最難的並不是那些修復工法,而是找回當初居住在這裡的人。」陳慶浩副董事長指出,在建物修繕的過程中,團隊不斷思索著要如何以古厝為核心,為永靖鄉的產業發展注入地方文化與創新能量。團隊甚至遠赴海外,實地探訪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足立美術館等文化資產並了解其修繕及再利用方式,也參考西班牙畢爾包的地方行銷策略,以此作為魏成美公堂營運規劃的厚實基礎,讓永靖逐漸成為更好的居住地,吸引青年返鄉耕耘。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陳慶浩(右圖)與我們分享魏成美公堂修復再利用的心得。
▲參訪隊伍在陳慶浩副董事長的導覽下認識園區。
以畫筆勾勒地方歷史圖景:鹿港龍山寺
沿著鹿港人聲鼎沸的中山路行走,不經意就會望見龍山寺的指示牌。這座國定古蹟以精細的剪黏、雕刻與彩繪壁畫等藝術聞名,是古鎮必訪的知名景點;但你或許並不知道,鎮守龍山寺正殿、拜殿、五門、戲臺與後殿的十扇門神,以及八卦藻井、夔龍窗等結構彩繪,是由知名匠師郭新林與家族成員在 1958 – 1964 年建物整修期間完成的創作。在繪製龍山寺門神之前,郭新林先是從過往在長源醫院留下的壁畫取樣參考,而他專注提筆的風采,更在長源第三代居住者-許蒼澤攝影家的鏡頭下長存。
▲左圖/郭新林匠師繪製龍山寺門神的樣貌,由許蒼澤攝影家拍下。(歷史影像來源/許正園榮譽館長)
右圖/如今的龍山寺門神雖然滿佈歲月痕跡,卻依然生動有神。
這次活動我們邀請到鹿港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老師,從引發眾人討論的彩繪修復議題切入,帶領參訪隊伍從文資保存的視角重新認識這座廟宇——在修繕過程中,該如何衡量新舊工法的使用與呈現?復舊與詮釋的比重又該從何拿捏?透過五門殿兩側樣貌相異的夔龍窗,我們能望見的不只是彩繪壁畫的修復議題,更是文資修復再利用時常見的理念差異。
▲鹿港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老師(左圖左一),為參訪隊伍深度導覽龍山寺。
▲除了門神之外,龍山寺中多數彩繪作品皆為知名匠師郭新林的手筆。
回溫老屋與地方記憶的初心:鹿港長源醫院
走入鹿港長源醫院,參訪成員紛紛被一進空間的淡綠色藥櫃吸引了視線。懸在壓花玻璃上的木牌書寫著診察時間,後方隱約透出整齊陳列的玻璃藥罐——這是舊時地方居民候診領藥的空間,如今轉型為呈現長源醫院與鹿港市街歷史的起點;而日治時期為鹿港引入新事物、新思潮的百年建築,在雄本團隊的修繕與再利用規劃之下,則成為地方文化與老屋再生的基地。
▲左圖/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榮譽館長許正園(左一)、雄本老屋資深經理暨共同創辦人蕭定雄(左三)
介紹長源醫院的露臺空間。
右圖/雄本老屋建築部副理許祐齊(左二)、跨領域規劃部主任蔡郁萱(左三)
為參訪隊伍進行長源醫院室內空間導覽。
參訪活動中,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榮譽館長許正園、雄本老屋資深經理暨共同創辦人蕭定雄、建築部副理許祐齊與跨領域規劃部主任蔡郁萱攜手進行建物導覽,自歷史影像的挖掘與比對、修繕工程的細節與未來的營運規劃等多元面向,講述長源醫院一步步成為暫定文化資產的歷程,回顧許家成員、雄本團隊保存老屋的初心與成果,也期盼在北部、中部地區搭建起以「文化資產」為共同語言的合作橋樑。
從著手修繕舊建築、進行再利用規劃,到辦理兩屆文資大獎,甚至是經營臺北市文資保存平台,雄本團隊逐漸以多元視角看待文資保存議題,不變的初衷是重建老屋與人、與城市的緊密關係。正如陳慶浩副董事長所言,老建築有了使用者,才會重新點亮門窗,而窗框中透出的燈火燉煮歷史,讓記憶隨著生活氣息回溫。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右一),與許正園榮譽館長(右二)在長源醫院的漢式瓦作屋頂前合影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