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之餘的文化傳承|10/19(六)大溪社頭成果發表會精彩登場

鼓聲隆隆、鑼聲震天,大溪六廿四故事館前,鮮豔的旗幟與神將交織成一片熱鬧景象,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吸引各地民眾聚集的關公聖誕遶境儀式,似乎正以微縮版本發生——不難想像,此一地方盛事之所以精彩,有賴社頭組織百年以來的技藝傳習,而在十月豔陽下舉辦的,正是長期訓練的成果發表會。

 

自 1915 年首見於《臺灣日日新報》文獻紀錄以來,大溪地區「迎六月廿四」的儀式逐漸成為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不僅將信仰化為具象,也讓地方人際網絡變得更為緊密,可以說是大溪地區從移墾社會邁向定居社會的表徵。儘管如此,隨著社會變遷,人們的生活重心不再圍繞著宗教信仰,社頭文化似乎只能是老一輩的共同語言,也讓民俗技藝的傳承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面對此困境,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木博館)除了透過社頭文物特展、「大溪大禧」慶典等行動,成功引起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之外,更實際陪伴當地社頭、學校組織進行藝陣訓練。今年以「文化推廣輔導平台」角色與木博館展開合作的雄本老屋團隊,於 10 月 19 日(六)匯集當地共 7 組社頭與國小團隊,在六廿四故事館廣場上展開精彩絕倫的民俗技藝展演。

|大溪國小民俗獅隊

 

作為開場表演,大溪國小民俗獅隊以舞獅的靈動姿態揭開序幕,色澤鮮麗的獅頭上綴有獨角與鏡面,隨著孩子們的步法搖曳生輝,靈活轉動的眼、耳與吻部展現豐富的表情,栩栩如生地演繹出兩對獅子從相遇、衝突到最終和解的故事。大溪國小獅隊由「鎮風社」洪順福社長成立,傳承南獅中的鶴山獅體系,藉由教育單位的引導,讓年輕世代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民俗文化。

|三層福安社

 

緊接著響起的絲竹樂聲來自於三層福安社——1921 年由三層地區農民組成的福安社,以五穀先帝為主祀神明,在 1980 年代一度沉寂,後重組運作至今。表演曲目「春串」為絃仔譜,多見於祭典間過場橋段,為春夏秋冬串的曲目之一;「金葫蘆」、「火神咒」則為曲牌套曲,須以連套演奏的形式呈現。儘管三層福安社現已重生,過去活動中斷期間卻有許多北管曲牌佚失,團隊也因此致力於曲牌的傳承與北管樂器的技藝推廣。

|永福同義社

 

北管曲牌不僅是聽覺饗宴,更可用於演唱戲曲故事。永福同義社選擇「西城」作為表演曲目,講述三國時期諸葛亮設空城計智取司馬懿的傳說。同義社的前身可追溯至 1935 年,原為茶農組織,後因地方礦業興盛而轉為半礦半農,其福祿派北管組後隨著礦業的衰微而中斷。直到 1988 年聘請陳萬億、許朝旺等先生傳授技藝,才轉而承襲西皮派特色,成為大溪地區難得一見的西皮派北管團。

|嘉天宮同義堂

 

而嘉天宮同義堂以神將安營儀式為表演項目,將軍腳們展現整齊劃一的步法,從原地踏步、起步、行走,到左右神將複雜的屈蹲拜廟、雙尊對拜,動作皆井然有序,展現精湛的技藝。主祀天上聖母的嘉天宮同義堂,為河西地區最早成立的社頭,其將軍組陣頭以紮實嚴謹的訓練聞名,也在本次成果發表會中盡顯威儀。

|溪洲福山巖

 

承繼神兵神將的非凡氣勢,隨後演奏的「一江風」為正派角色掛帥點兵時常用的曲牌。表演團隊溪洲福山巖為當地信仰中心,早期以清水祖師的藥籤支持先民的身心靈,日治時期曾組義和團,涵蓋臺灣醒獅與北管藝陣,其中北管組後改為福山社。直到 2004 年溪洲福山巖組裝了神將,也開始參與六廿四關公遶境盛事。

|大溪國小 Q 版大仙尪

 

彷彿是呼應著神將的高大威嚴,大溪國小的 Q 版大仙尪以親切的面貌走上舞臺。這支融合了傳統信仰、中西方樂曲、創新神將設計的藝陣,透過孩子們活潑可愛的舞步,探索地方文化的另一種可能性。Q 版大仙尪創設於 2012 年,是大溪國小與大溪鎮公所合力推廣的藝團,以年輕世代為主要推廣目標,同時也加深孩子們對傳承民俗技藝的使命感。

|永福國小龍隊

 

壓軸演出為永福國小龍隊,孩子們在密集的鼓聲中舞動神龍,運用滾水、帶頭、帶中、帶尾、捆龍等技法,演繹神龍騰雲駕霧時修長矯健的身姿。龍隊精準的動作、協調的默契,源自校方對於傳統技藝傳承的重視:除了邀請大溪共義團神龍組為孩子們進行長期的學習訓練之外,永安國小龍隊也時常參與周邊鄰里、廟宇的慶典活動,將社頭文化帶進街區。

大溪地方信仰從清治時期發展迄今,各個社頭的創設目的、成員背景,甚至是主祀神明都有所不同,百工百業卻總會為了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的關公聖誕而凝聚,將民俗技藝代代相傳,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深厚的人文底蘊與溫度。作為大溪文化推廣輔導團隊,雄本老屋期盼能從文史調研及轉譯的專業切入,在深化慶典儀式與地方文化的連結之外,也持續陪伴社頭組織思考民俗技藝的多元未來。

文化推廣輔導平台團隊與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成員、與會貴賓於成果發表會上合影

雄本老屋幕後工作人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