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水土並不總是甘甜鬆軟,也時常泥濘、暗藏疙瘩,在腳掌陷落時喚醒熟悉的異物感——蔗青文化工作室《歸鄉三部曲》正是以這樣跨世代共通的情感為主軸,將鄉土作家洪醒夫的〈有誰要到二林去〉、〈父親大人〉及〈吾土〉三部短篇小說改編為同名影像作品。儘管時代背景從當今社會回溯至日治時期,場景更涵蓋了喧囂車站與純樸農村,這些故事的核心卻始終不變,以欲語的鏡頭勾勒出人與故土之間,那份深刻而矛盾的牽絆。
昨日(12)雄本老屋邀請到蔗青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同時也是《歸鄉三部曲》電影監製洪崇銘老師、台語指導賴昭男老師,以及〈吾土〉主演王靖惇老師前來雄本臺中辦公室,在午後的放映會中,與觀眾一同細品劇中臺詞、分鏡、佈景,乃至於配樂的講究,更於映後座談裡聆聽三位來賓分享創作過程中的點滴,以及他們對「家鄉」此一命題的獨特見解。
《歸鄉三部曲》放映暨座談會邀請到電影監製洪崇銘老師(左一)、台語指導賴昭男老師(左二),以及〈吾土〉主演王靖惇老師(左三),前來雄本臺中辦公室分享拍攝點滴。
《歸鄉三部曲》耗時四年拍攝,製作團隊的用心及其中蘊藏的人文溫度,一直以來都令雄本團隊深感敬佩。2023 年我們參與了校園巡映集資計畫,期盼能為這部美好的作品盡一份綿薄之力,也樂見〈吾土〉順利完成並公開發行。除了有形空間的保存之外,本土文化的傳承更需要多元形式的詮釋與表現。期待透過臺灣文學的改編與影像化,能讓這份根植於島嶼的創作精神,在不同世代觀眾的心中引起回聲。
《歸鄉三部曲》邀請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量身打造主題曲「開花彼時」,詞曲與影像相互呼應,將故事張力烘托得淋漓盡致。(影音來源/農村武裝青年 YouTube 頻道)
(以下內容將提及《歸鄉三部曲》電影劇情)
追尋根源的旅程
故事從車水馬龍的彰化火車站前講起。《歸鄉三部曲》第一部〈有誰要到二林去〉,描述一名旅北青年於清明連假返鄉,因錯過客運而搭上共乘計程車。冷氣不足的車廂裡,主角不得不與年長的司機、乘客閒話家常,雖有著家鄉的親切感,卻不總是自在——認真工作、娶妻生子、孝順父母,這些老生常談的叮囑令他煩悶不已。然而,司機對於城市變遷與人口外流的感嘆,卻意外觸動了主角心底的鄉愁,驅使他對著窗外呼喊:「有誰要到二林去!」
當家鄉不再是日常生活的起點,「返鄉」也似乎少了點正當性,非得在歲時節慶才能洄游至出生地。〈有誰要到二林去〉訴說著洪醒夫離鄉到臺中教書後,難得回到故土的複雜心境。有趣的是,經過蔗青文化工作室的轉譯,故事背景從 1971 年躍至當代,遊子遷徙的範圍也從臺中延展到了臺北,這份思鄉之情跨越半世紀卻依舊鮮明,更呼應了當代普遍的生活型態。
在閱讀原著文本時,洪崇銘老師赫然發覺自己與洪醒夫的返鄉路徑近乎重疊:從彰化、秀水、埔鹽、溪湖到二林,這條未曾改變的「回家之路」不但牽起了蔗青文化工作室與洪醒夫之間的緣分,也成為電影中計程車悠然駛過的背景。拍攝前期為進行田野調查,製作團隊實際從彰化火車站搭計程車前往二林,在車程中了解司機的想法與當地乘客的樣貌,並將這些資料融入劇本之中。
第二部〈父親大人〉聚焦於「家庭」,以含蓄卻深刻的鏡頭語言,刻畫了親子之間從摩擦到理解的過程。在 1960 年代臺灣農村背景之中,年幼的男主角從仔因考試失利又遲繳補習費而受罰,向父親哭訴卻換來一頓訓斥。雖然口氣嚴厲,從仔的父親仍為了他低聲下氣地向友人借錢,用老薑蘸米酒揉開他掌心的瘀血,並難得地吐露自身未能受教育的遺憾,在熱辣的疼痛中消弭父子之間的隔閡。電影末尾,長大成人的從仔已為人父、亦為人師,不但在抱起孩子時哼唱父親鍾愛的曲調,更將稿紙上的原標題〈父親坐在灶坑前〉刪去,以端正的筆跡寫下「父親大人」四字。
不同於首部曲的當代改編,蔗青文化工作室的〈父親大人〉著重呈現這部半自傳作品的時代與空間氛圍。製作團隊除了選在洪醒夫出生成長的村落取景之外,也在大城鄉的農村裡找到了一口符合小說描述的灶坑,甚至訪談了他的小學同學,以深入了解這位鄉土作家的成長環境——電影中從仔身著的嶄新制服,便是源自洪醒夫童年家貧,直到畢業合照時才第一次穿上同學們合購的制服一事,製作團隊對於細節的考究可見一斑。
滿佈荊棘的應許之地
相較於前兩部作品對於家鄉、家庭關係的細膩思考,第三部〈吾土〉的原著篇幅較長,劇情也更為飽滿,蔗青文化工作室將鏡頭轉向家族、土地與人的深刻連結,以及伴隨而生的沉重束縛。生於日治後期的農家長子馬水生,從小就目睹父親為了守護土地,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的執著身影。長大成人後,他一肩挑起了家族命運的重擔,為了替久病不癒的父母減緩痛苦,不得不面臨販賣土地,抑或過繼孩子的兩難抉擇。
在三部文學短片之中,〈吾土〉的拍攝過程最具挑戰性。舉例而言,製作團隊尋覓了許久,才找到仍有泥土埕的合院建築,並聘請在地工班協助搭建場景;為了還原二林居民獨特的台語腔調,他們更請來專精於台語研究的賴昭男老師,一字一句校正演員的口音——如此,洪醒夫的故事才能真正回到當地,也才能讓不再熟悉台語的孩子們重新認識當地語言。
映後座談會上,飾演馬水生的王靖惇老師回憶起〈吾土〉的拍攝歷程,談到 2023 年接演這個角色時,剛經歷家人離世、老家也已不復存在的人生轉折,因此對主角的執著與掙扎產生了深刻的共鳴,甚至在詮釋角色時,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塑造出不同於原著劇本中怯懦形象,更具堅毅色彩的馬水生。
對王靖惇老師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以全然陌生的腔調詮釋角色。好在為期三天的拍攝期程,足以讓他逐步適應角色的語言,在這樣的過程中似乎也能更貼近於馬水生的靈魂。即使在甘蔗田奔跑時擦破了手臂又摔傷了肩膀、雨天拍攝還得小心翼翼避免滑倒,這次的經歷依然彌足珍貴,在認識文學、認識土地之外,劇組人員與製作團隊的熱忱,更喚醒了他對影像表演的初心。
而本片台語指導賴昭男老師,此前也並未接觸過「同安腔」,甚至得翻閱論文、逐一比對字詞,才能拼湊出劇中台詞。他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原著小說,發現在洪醒夫樸實的文風之下,蘊藏著豐富的口語特色,經過台語書寫為漢字、漢字再翻為台語劇本的多層轉譯,也不免產生了微妙的落差,「我希望能在電影中,盡可能保留這些幽微的口語表達。」
賴昭男老師認為,在多數臺灣人能夠辨別英美腔調的情況下,對於台語的認識卻相對有限,而大部分的本土電影也顯少雕琢各地腔調——〈吾土〉可以說是一次大膽而嚴謹的嘗試。在親眼見到演員們運用同安腔建構時代氛圍時,賴昭男老師深受感動,彷彿真的置身於 1940—1960 年代的農村二林,過往的生活情景不再封存於小說描述之中。也是在這次的拍攝經驗之後,他開始思考如何保存自己家鄉的特殊口音,期盼能在世代更迭間延續這些精細的語言特色。
《歸鄉三部曲》超越了文學改編的範疇,體現出團隊對於保存及延續本土文化的深刻關懷。洪崇銘老師在期間不斷思考著如何回饋地方,在拍攝結束後將電影場景的合院用於展出劇照,並開放給其他團隊使用;工作期間也選擇在地餐飲,以實際行動支持地方發展。從家鄉印象、家庭的細膩情感,到家族與土地的深刻連結,蔗青文化工作室以鏡頭捕捉臺灣特有的生命力,也透過文本的轉譯,搭建起本土文學與年輕世代之間的橋樑。相信在觀影的過程中,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們都能夠從中產生共鳴、彼此理解,並進而思索如何在時代變遷中,守護心中那片無可取代的「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