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觀察|7/3(三)繼光工務所吳建志建築師訪談側記

新生後的老屋在活化閒置空間、點亮歷史街廓,或打造文化場域之外,也能成為日常生活的容器,自然延續百年以來的城市脈動。自修復以來獲獎無數的複合式空間「繼光工務所」,正是經過了吳建志、賴仁碩這兩位建築師的精心規劃,從荒廢的破屋蛻變為想像的載體,藉由對外敞開的「騎樓」設計,重新串起工作、生活與鄰里間的溫暖互動。

 

雄本團隊為籌備專書內容,前往繼光工務所拜訪了吳建志建築師,在瀰漫著賴仁碩建築師烹飪香氣的一樓空間裡,深入瞭解其新生歷程與設計理念。隱身於臺中繼光街的窄弄之中,這座原為工廠兼住宅的建物,曾與中區眾多老屋同樣遭時代淡忘,卻在遇見兩位設計者後迎來了轉機,以「鄉愁」為出發點,尋索城市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圖一/吳建志建築師在訪談中分享繼光工務所的再生歷程。

拉近工作與生活的水平空間

建於 1947 年的繼光工務所原為帆布工廠,1970 年代轉為帆布家庭加工廠,工廠二樓是屋主一家的住宅,繼光街側的五層樓高相連建物則為賣店,以機能相異的空間串起早期小型企業的經典型態。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中區商業活動日漸衰微,原來的廠房也在屋主遷離後歸於沉寂。老宅經年累月而無人看護,逐漸產生了瓦片破損、雨水滲漏等狀況,終於形成屋頂一處巨大的破洞,以及二樓草木叢生的荒蕪景象。

 

2016 年,在中區再生基地蘇睿弼老師的引介下前來勘查的吳建志、賴仁碩建築師,見到的便是這般頹圮的屋況。當時正為事務所尋覓新址的兩位建築師,幾乎沒有猶豫便決定承租這座老屋,打算以自身的空間規劃專業賦予其新生。吳建志建築師提到,他們原先租用的透天厝雖然擁有複數樓層,平面空間卻過於窄小,使得夥伴之間難以互相照應;與之相對,此地雖然破敗不堪,方正、寬敞而位於地面層的格局卻更趨近於理想。

 

「這是一種對傳統辦公空間的反思。」吳建志建築師認為,在同一個大屋頂下工作,更易於資訊交流與靈感激盪,也呼應了這座老宅過去「客廳即工廠」的家庭手工業模式——員工們大可以將孩子們帶來一同辦公,任他們在兩層樓的寬闊建物裡自由奔跑、嬉戲,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也隨之消融。

圖一/吳建志建築師(右一)正說明繼光工務所的歷史脈絡。

圖二、圖三/繼光工務所一樓空間與屋前的窄巷、停車場相連,光線與微風自然流通。

鄉愁的解方

兩位建築師與同仁耗費近一年時間,為繼光工務所進行系統性的整修。除了大規模結構補強、水電更新之外,更將磨石子地板全數打除重鋪,原先破損的木構瓦作屋頂也煥然一新。作為四、五個建築師事務所的共享辦公空間,二樓設計跳脫了傳統桌椅的框架,以不規則、綿延的弧形桌面連結個人工作區域,營造無邊界的討論氛圍;而新建於建物中央的單一木梯,讓夥伴們在上樓辦公、下樓用餐的日常環節裡,也能建立起彼此照看的友好關係。

 

在這些匠心獨具的細節之下,我們仍然能發覺建築師對於老宅歷史的尊重——舉例而言,屋頂刻意設置的兩扇天窗與室內栽植的小樹,紀念著建物曾經破敗的過往;原有的鐵窗花經重新拋光上漆、仿製缺損部分後,重現昔日風華;而木造窗框也受到保留和修補,細膩延續了空間紋理。

圖一/繼光工務所辦公空間一景。(影像來源/JNarcts吳建志賴人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粉絲專頁)

圖二/繼光工務所二樓保留著傳統窗花工藝。

圖三/修繕工程後於建物中央新建的木梯,讓上下樓的人們能夠看得見彼此,進而產生互動與關懷。

出於對成長經驗與當今生活環境的思索,來自北港與宜蘭的兩位建築師選擇將繼光工務所的一樓對外開放,讓原先封閉的室內轉為類似騎樓的半開放空間,試圖在當代水泥叢林中重現鄉村環境裡人與人、建築與巷弄之間緊密相依的氛圍。修繕營運至今 8 年,繼光工務所的一樓公共空間具備多元機能:舉凡展覽、講座、會議、工作坊等活動都曾在其中發生,而另一側的開放式廚房也常有大眾租用——過往毫無交集的群體於是在其中相遇、互動,延續了臺灣傳統城市生活的溫暖調性。而常態敞開的落地門窗,也讓屋內舉辦的活動得以延展至戶外,而巷弄間行走的人們也能走進「騎樓」,自然而然與建築產生互動。

 

「設計者能夠發揮的方式,是找到喜歡的空間,然後把自己認為『好』的模式引入其中,進而引發大眾對於空間使用的多元想像。」誠如吳建志建築師所言,繼光工務所的重生並未僅止於硬體結構的修繕與更新,而是將生活的本質傾注其中,讓老宅跳脫商業經營的窠臼,自然而然融入街區肌理,為現代城市提供一處充滿人情味的心靈棲息地。

 

「繼光工務所」的完整故事,以及更多老屋新生案例,都將收錄於雄本團隊預計明年出版的自有專書之中,敬請期待!

藏身於中區巷弄間的繼光工務所。(影像來源/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