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觀察|6/12(三)潘錦河故居第四代屋主潘宜珣訪談側記

1935 年建成的新埔潘家洋樓,最初是前鎮長潘錦河先生的宅邸,後因家族成員陸續遷居他處,老屋一度交予「桂花園」餐廳經營,以客家傳統菜餚飄香十五載。如今,潘家洋樓由潘錦河先生的曾孫女、第四代屋主潘宜珣接手進行修繕再利用規劃,為洋樓將來數十年的嶄新故事寫下序章。

 

本次的雄本專書出版計畫訪談,聚焦於屋主投入自家老屋保存的起心動念與具體行動。現任職於雄本老屋的潘宜珣,原先的專業領域與老屋修繕截然不同,卻為了曾祖父故居的保存再生,轉而修習北藝大的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古蹟保存實務課程,不僅運用所學申請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更選擇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鑽研建築修復保存的概念與知識,只因心中懷抱著延續家族記憶與老屋故事的願望。

▲潘錦河故居第四代屋主潘宜珣(左二)與雄本老屋專書作者黃令名(左一)、編輯企劃部主任鐘佳陵(左三)合影。

談到潘錦河故居的再生過程,潘宜珣表示,家中長輩對於洋樓修繕的意見雖然偶有分歧,保留這棟老屋的想法卻始終一致。除了她個人投入老屋修繕領域,並為潘家洋樓申請修繕補助之外,家中長輩也時常觀摩各處的老屋新生案例,以此為基礎進行討論,富有凝聚力與自發性的精神十分可貴。

 

在建物調查與修繕的過程中,潘家人發覺洋樓屋頂的瓦片最初曾是豆紅色,且為日治時期僅於臺灣中部地區工廠生產的「精巧瓦」。修繕團隊並未將歲月風化的灰紅瓦片翻新,而是以原貌集中鋪設於中正路立面,希望能保留潘家長輩與地方居民數十年來對於洋樓的印象。

▲潘宜珣(左一)正與雄本團隊說明精巧瓦的細節特色。

潘錦河先生於 25 歲親自設計的潘家洋樓,融合了洋風、和風與漢式三種建築風格,以此區分出待客、生活與工作等空間機能。其中,洋樓書房設有書桌、單人沙發椅、收音機等洋式傢俱,是他度過閒暇時光的地點。

 

對潘宜珣而言,潘家洋樓承載著許多珍貴的家族記憶,是兒時與曾祖父度過美好時光的老家。因此,同樣在 25 歲那年,潘宜珣選擇將情感化為實際行動,毅然決然投身於這座老屋的修復再生計畫。

▲左圖/攝於 1939 年,時年 29 歲的潘錦河先生端坐於書房沙發椅上。(影像提供/潘宜珣)

右圖/潘錦河先生(左二)與曾孫女潘宜珣(左一)與其弟(左三)在洋樓中的合照。

「老屋修復所追求的『真實性』,究竟是最初落成的樣子,還是大家印象中的空間氛圍?」潘宜珣認為,老屋的價值不僅止於建築本身,更在於豐富的歷史層次,以及人們對空間的情感和詮釋。因此,潘家洋樓的修復並未刻意追求回到日治時期的原貌,而是根據長輩的口述歷史,細膩地修補結構,讓這處屹立近百年的地景重現於眾人眼前——正如雄本團隊始終相信的,老屋的靈魂來自於其中交織的生活軌跡和情感積累,期盼重新開放的潘家洋樓能成為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樑,持續為新埔鎮創造美好而深刻的地方記憶。

▲自 1935 年落成以來,潘錦河故居始終是新埔鎮中心的重要地景。細看洋樓初期(左上圖)、1999 年(右上圖)與現今(下圖)所留下的立面影像,可以發現建物並未經歷大幅度的調整,因此得以延續相關的情感與記憶。(影像提供/潘宜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