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觀察|6/13(四)國立歷史博物館林聖峰老師訪談側記

佇立於臺北植物園荷花池畔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在 1916 年落成之初,原為樸素的日式木造建築;數十年光陰荏苒,館舍因應使用需求進行多次增改建工程,逐漸形成今日臺北人記憶深處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風貌。

 

歷經六年的「修復與再利用工程」,史博館於 2024 年初蛻變新生,在延續紅牆綠瓦的建築特色之外,也藉由公共空間的重新規劃,讓建物與城市生活再次串聯,呈現出博物館在時代洪流中的身份轉變。本次雄本專書出版計畫訪談,我們邀請到了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的主要設計者之一-林聖峰老師,與團隊同仁分享建物新舊空間的調整與詮釋,以及他對於這座歷史建築的再生思維。

▲林聖峰老師(左一)正與雄本老屋編輯企劃部顧問吳宜晏老師(左二)談論史博館的再生歷程。

層疊時光:有機編修的歷史博物館

在 2019 年啟動的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中,修復團隊揭開了館舍華美精緻的外觀,也才發覺藏於隱蔽處的修築痕跡。原來,史博館的內部結構竟是隨著時代需求逐步增建,由八棟相異的建築縫補而成。新舊結構並存,不但造成樓板承載力的不足,更使得展覽動線複雜,且與工作空間重疊;而館舍先天的腹地限制,也讓公共服務系統難以承受參觀人潮。

 

為此,設計者林聖峰老師與曾泊銘建築師在進行結構補強、改善內部動線之外,也將樓層拉高,透過建物中軸新建的客梯建立開放的垂直移動路徑,允許訪客自由安排觀展順序。為解決建物公共空間有限的問題,修復團隊則將部分典藏文物轉移至其他庫房空間,另拆除了南海路側圍籬,將原先的單一出入口打開,博物館前的水池和綠地於是成為城市步行空間的一環。

站在現代,面對未來:新舊記憶的對話

修復後的史博館,在延續歷史風華的同時,也融入了當代建築語彙。設計團隊在博物館紅牆前方新建玻璃迴廊,不僅擴展了進出館舍的動線,更藉由地面抬升、立面後退的視覺效果,將史博館本體也化作一件「文物」,進而展現出今昔呼應的內涵。而過去外推為室內空間的四樓迴廊,也在此次修復中重見天日——曾經只能抬頭仰望的琉璃瓦和屋脊裝飾,如今只要踏上戶外露台就能細細欣賞(現階段尚未對外開放),大幅拉近了參觀者與這座歷史建築之間的距離。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後的立面景觀。

「透過史博館的修復再利用,我們希望能在空間裡創造新的、友善的記憶。」林聖峰老師如此說道。他相信,博物館不該只是展示文物的場域,更應有意識地串連時空,創造跨時代記憶彼此對話的機會,並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原先封閉的庭院敞開之後,我們可以在放學時間看見成群結隊的孩子們跨越馬路,在博物館前享受午後的陽光與綠蔭;而白日映照現代城市生機的玻璃迴廊,到了夜間又隨著暖色調的燈光亮起,透出紅牆與拱門的古典輪廓——日與夜的景致交替,不但讓原先予人莊嚴印象的博物館與城市生活細緻過渡,也呈現出設計者對於建物定位的深刻反思。

▲林聖峰老師(右二)與雄本老屋團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