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觀察|6/19(三)或者新州屋-鴻梅文創陳添順執行長訪談側記

自新竹東門市場入口處向外延展的東前街,日治時期為串連州廳、郡役所兩大行政中樞的交通要道,珠寶銀樓林立,一旁的喫茶店、帽子會社、印刷所與寫真館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而 1934 年由臺人戴吳獅開設的「新州屋」百貨,在當時更是城市摩登生活的璀璨象徵。

 

數十年過去,隨著商業中心外移,東門商圈逐漸褪去繁華,經歷過昇龍百貨、麗嬰房等經營型態的新州屋,也在時代的煙塵中一度歸於沉寂——直到 2023 年,這座沉睡已久的建築以「或者新州屋」之名重生,再次成為新竹舊城區的時髦地標。

 

本次雄本老屋團隊為撰寫自有專書,專程前往新竹,採訪或者新州屋經營團隊-鴻梅文創志業執行長陳添順,從或者團隊在新竹地區推展的「分散式美術館」計畫聊起,探究私人企業保存城市紋理的初衷與實踐過程,以及老屋再利用常會面臨的難題。

▲雄本老屋團隊與鴻梅文創志業執行長-陳添順(右二)合影。

這個世界並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從科技業轉身投入文化創意產業,陳添順執行長成立「鴻梅文創」與旗下「或者」人文美學品牌的契機,源自他對於新竹舊城區自幼累積的深厚情感。這座因高科技產業而備受國際矚目的都市,在成為科技城之前也曾是文化古都;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而飛速消逝的老屋舊街,以及取而代之的當代建築,卻讓人與城市的互動愈加疏離。

 

「這個世界並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陳添順執行長引用藝術家羅丹的名言,說明老屋的美感挖掘未必得侷限於文化資產的歷史價值。與之相對,那些散落在城市街區、蘊藏著生活記憶的舊建築,也同樣值得被珍視。

 

50 年的老屋就有 50 年的故事可以說——秉持著這樣的信念,鴻梅文創以「或者」系列品牌進駐新竹地區六座老建築,每一處據點皆如一檔精心策劃的美學展覽,在展現老屋新生的又一種可能性之外,也期盼藉由建築空間結合料理、閱讀、工藝的溫度,再次點亮新竹舊城區街廓。

或者:給予城市地景的另一種選擇

作為分散式美術館的據點之一,「或者新州屋」的重生歷程,也體現了鴻梅文創對於老屋活化的細膩思考和創新嘗試。2019 年,鴻梅文創志業出手購入新州屋之後,並未急於進行整建,而是選擇在隔年的臺灣設計展中,開放部分空間作為展區,喚醒大眾對這座閒置多年老屋的記憶。之後,才邀請雄本老屋團隊展開建物調研與結構修復,並委託硬是設計和水色設計規劃室內空間,在保留既有空間紋理的同時,也透過創新手法,讓歷史氛圍與現代生活在此交匯。

 

舉建物二樓的圓窗為例,修復團隊保留了窗框在幾次空間定位轉換下的改動痕跡,而設計團隊更將其轉化為餐酒館牆面的紅磚框景,讓數十年來修修補補的窗框,成為空間中更具歷史厚度與敘事性的視覺焦點。

▲或者新州屋的二樓圓窗,刻滿了時代變遷的軌跡。

重生後的或者新州屋,以「料理美術館」為經營主軸,將鄰近的市場文化與移民帶來的多元飲食樣態容納其中,成為「或者」品牌在新竹舊城區的最新力作。儘管現有的據點尚未形成老屋新生的群聚效應,仍須仰賴短期、慶典式的活動,以吸引人潮走進東門商圈——但鴻梅文創七年來在新竹地區的耕耘,已為舊城區增添了新舊交織的人文氣息,描繪出城市地景的另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