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觀察|7/10(三)臺北貝殼好室林大涵執行長訪談側記

「看似新穎的『群眾募資』模式,實則與先民合力興築廟宇的思維相通,也是近期許多文化場館的經營方針。因相同的信仰、價值觀而緊密凝聚的社群,或許正是老屋永續再生所需的能量。」談起臺北貝殼好室的經營心得,貝殼放大林大涵執行長從商業角度分析,認為鮮明的主題性是讓人們再訪老屋的關鍵因素。

 

早在貝殼好室仍為「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的時期,貝殼放大團隊便已注意到這座古樸的漢式街屋,並深深著迷於其中人與空間的互動氛圍。2020 年,團隊以「老房子文化運動」為契機進駐其中,在雄本老屋的協助之下,從修復設計與活化營運等多元面向著手,媒合各領域專業者,將老宅打造為群募商品的複合式展售空間。為深入探究經營團隊的活化理念,這次我們回到了貝殼好室的體驗空間,聆聽林大涵執行長如何看待其場域定位,並將老屋人文底蘊轉化為獨特的品牌體驗。

貝殼放大林大涵執行長(右二)與雄本老屋團隊合影。

走進實體空間的群募平臺

落成於 1850 年代的迪化街 155 號(今貝殼好室),與大稻埕眾多房舍相仿,承載著頂下郊拚後同安人在此興築家園、安居樂業的歷史印記,也隨著淡水開港通商帶來的貿易風潮,沾染了濃厚的商業氣息。日治時期,這座街屋曾為熙來攘往的雜貨商行,戰後則瀰漫藥材馨香,佇立百餘年後登錄為歷史建築,且在 2012 成為臺北市都更處「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以創意空間的型態活化老宅。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迪化街 155 號和它的經營團隊。當時兩落之間的天井、半樓仔正舉辦活動,人與空間疊加的『變革感』令人印象深刻。」林大涵執行長坦言,過往對老屋並非情有獨鍾,卻在那次造訪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歷史場域和當代生活所能激盪出的生命力。而當 URS 計畫劃下句點,迪化街 155 號成為「老房子文化運動」的計畫標的之一,貝殼放大團隊也在 2020 年為擴展辦公空間而進駐其中。

 

起初貝殼放大曾設想將部分辦公空間遷移至此,並兼作招待所,卻因團隊協作便利性的實務考量而捨棄此方案。考量到迪化街區的觀光熱度,團隊轉而賦予其餐酒體驗、商品展售的複合機能——然而,受限於老屋木梯狹窄陡峭、不利上下樓送餐服務的先天侷限,這項企劃最終也只能擱置。緊接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許多規劃,卻讓貝殼放大重新思索場域定位,終於在 2022 年以「貝殼好室」之名重新開幕,呼應大稻埕街屋「前店後廠」的傳統格局,將老宅打造為群募商品展示店、選物咖啡廳與合作夥伴的工作基地。

圖一/迪化街 155 號現由貝殼放大團隊經營,將新穎的群眾募資商品引入大稻埕老宅。

圖二/清治時期迄今,老宅曾經歷多次增改建,從天井空間便可見到清治時期的紅磚瓦房、日治時期增建的過水廊道,以及戰後新造的二進磚造樓房。

體驗老屋文化氛圍

觀察貝殼好室建築立面,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自屋頂延伸而出、常見於臺灣街屋的「亭仔腳」結構,這項設計體現著早期設計者為來客遮陽避雨的體貼;然而,相對內斂的門面,卻也使得迪化街的遊覽人潮難以自然走進老屋,影響商店經營成效。貝殼放大團隊曾為此用盡心思,嘗試以密集的活動為空間帶來生機,卻發覺在歷史街區的交通機能限制之下,若非主動邀約或刻意安排,來訪人次依舊有限。一次次的試誤與反思,促使貝殼放大重新審視其特質,思考如何以既有的條件貼近客群需求,使老屋空間與經營模式和諧共存的樣態,成為人們一再回訪的動機。

 

最終,貝殼好室將主軸調整為提供「主題性深度體驗」,不再以營業額為單一目標,而是為專程來訪的顧客提供一處舒適的體驗空間,沉浸於老宅慢步調的氛圍之中,細細品味群募商品的創新巧思;團隊更策劃了一系列主題活動,讓不同領域的愛好者聚集此地,無形中也拓展了群募平臺與潛在客戶、提案者日後合作的可能性。

 

「看似新穎的『群眾募資』模式,實則與先民合力興築廟宇的思維相通,也是近期許多文化場館的經營方針。因相同的信仰、價值觀而緊密凝聚的社群,或許正是老屋永續再生所需的能量。」林大涵執行長認為,老屋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是經營團隊應充分吸收並轉化的價值,以此創造建築與當代社會之間的共鳴,使人們發自內心地關懷、維護空間,進而成為老屋生命故事的共同書寫者。「貝殼好室」以經營團隊對於空間本質的反思,在逐漸復甦的迪化街區保有其獨特性,也為城市提供了一處連結在地情感的文化場域。

圖二/貝殼好室串連各領域專業者,定期推出主題性深度體驗活動。訪談當時,店內正提供濕版攝影拍攝體驗。

「貝殼好室」的完整故事,以及更多老屋新生案例,都將收錄於雄本團隊自有專書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