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觀察|6/27(四)虎尾建國眷村訪談側記

鄰近雲林高鐵站的田野之間,聚落建築群「虎尾建國一村及建國二村」恬然坐落,數十棟以紅磚、混凝土砌成的矮房與老樹共生,形成質樸溫暖的農村聚落景觀。然而,仔細觀察建築肌理,便會發覺磚牆上斑駁的標語、草叢間起伏的防空洞,與水塔外密佈的彈孔痕跡,無一不見證著過往的烽火歲月。儘管曾經荒蕪,此地自 2015 年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並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以來,正逐漸迎向新生,除了以靜態展覽、藝文作品展示地方歷史之外,近幾年青創工作室、特色店家也紛紛進駐,為一度沉寂的土地注入創意與活力。

 

這次,在雄本老屋編輯企劃部顧問、建走大叔吳宜晏老師的穿針引線之下,我們有幸走進建國眷村,採訪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文化資產科張力元科長,與在地深耕多年的青創夥伴——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劉志謙執行長,以及建國眷村再造協會李依倪執行長,藉由與官方單位、地方團隊的多方對談,了解這片歷史聚落的保存活化歷程。

建國眷村的前世今生

訪談開始之前,李依倪執行長帶領著雄本團隊成員,以建國一村防空碉堡為起點進行園區文史導覽。這裡最初僅是平凡的農村聚落,1943 年為配合虎尾飛行場落成,轉為海軍航空隊基地附屬兵舍,二戰末期更是神風特攻隊的訓練基地。配合空間定位的轉變,聚落內增建如水塔、丸龜形防空洞(日後被眷村居民稱為「小烏龜防空洞」)等軍事設施,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迎來了時局的劇烈動盪——戰後,飛行場與附屬兵舍皆由國民政府接收,成為大量空軍及眷屬工作、生活一輩子的家園。

建國眷村再造協會李依倪執行長(右二)與雄本團隊講述眷村歷史。

李依倪執行長提到,由於戰後遷居此地的軍民數量龐大,空間相對不足,當時的居民不得不在原先的兵舍內運用甘蔗板新建隔間,而面向建物後側、缺乏對外門的眷戶,往往會自行擴展窗口,形成樣態各異的出入通道;更有軍民被安置於磚造水塔內部,只能自行搭建閣樓與階梯,以創造出更多可利用的生活空間。

 

儘管居住條件清苦,眷村居民仍在這片土地發展出獨特的地方文化與記憶。舉例而言,日治時期用於防範美軍空襲產生爆裂物的「小烏龜防空洞」,因其內部涼爽陰暗的特性,搖身一變成為居民養殖小雞、栽種蕈菇的絕佳場所;此外,當夫妻間發生爭執時,遍佈眷村的防空洞也成為另類的避難所,讓負氣離家的人得以暫時躲避紛爭。

圖一/建國一村丁棟曾居住了上百位居民,形成特殊的隔間與出入通道,圖中 Q 字型的房門即為其中一例。

圖二/因居住空間不足,建國眷村內的水塔也曾是眷民安身立命的所在。

圖三、圖四/丸龜型防空洞,又稱小烏龜防空洞,在眷村居民的記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除了爬梳眷村歷史、修繕建物之外,建國眷村再生團隊更將大型防空碉堡「防空兼指揮戰鬥所」改造為沉浸式劇場與體驗空間,運用既有的拱形天花板放映空襲模擬影像,更搭配 VR 互動裝置,讓參觀者體驗戰時以電報通訊的緊張氛圍。

「防空兼指揮戰鬥所」現改造為沉浸式劇場與體驗空間。(影像來源/吳宜晏 拍攝)

待烽火平息之後

1980 年代之後,隨著人口外流、虎尾空軍基地廢止及《國軍眷村改建條例》頒布,建國眷村逐漸走向沒落,並在 2006 年成為無人居住的村落。直到 2008 年,民間團體開始關注建國眷村的保存議題,成立了建國眷村再造協會,透過詳實的田野調查收集地方歷史,更將其轉譯為《風中的黑籽菜》等漫畫作品,以加深大眾對這片聚落的認識。當時的雲林縣文化處(今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也積極提供協助,委外進行眷村的保溫計畫——儘管如此,日益攀升的土地開發壓力,卻讓建國眷村屢次遭逢祝融之災,在短短兩年內共有 11 棟建物付之一炬。

 

所幸在雲林縣政府、地方團隊與眷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建國一村、二村在 2015 年登錄為文化資產-「聚落建築群」,並於「虎尾眷村文化特區聚落歷史現場保存再現計畫」的架構之下,進行系統性的空間修繕與文史研究,設立「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與「青年培力駐地工作站」這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團隊,以促成建國眷村的活化再生。

 

「文資保存談的不只是舊建築的修繕與保留,更重要的是人們看待歷史的視角轉換。」李依倪執行長在訪談中回憶道,在大三因專題研究投入建國眷村的保存行動之後,她在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花費了 7 年進行紮實的文史調研,也曾遠赴海外學習文資保存的多元做法。調查期間,李依倪執行長曾安排過往居住此地的神風特攻隊爺爺與眷村二代居民碰面會談,拼湊和比對各自的記憶。令人感動的是,這兩個曾經敵對的族群,在多年後竟能因眷村保存議題而相談甚歡,這樣的「和解」過程,正是李依倪執行長希望透過建國眷村的再生達成的目標。

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劉志謙執行長,與雄本團隊分享了他對於眷村活化營運的想法。

而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劉志謙執行長則以「聚落活化營運」為重心,與專注於文化研究的李依倪執行長分工合作,共同推動眷村的永續再生。從最初帶領年輕人著手修繕老建築、舉辦活動,到如今以青年培力駐地工作站的型態持續經營,劉志謙執行長始終相信,唯有連結具「普遍性」的記憶,才能讓眷村的生命力綿延不絕。

 

「眷村歷史終將遠去,只有在空間與人產生新的互動時,才能持續被大眾記憶。」劉志謙執行長認為,眷村的保存視野不應侷限於昔日的思鄉情懷,更應積極引入現代使用型態。也因此,如今的建國眷村已然成為眾多青創團隊、特色商家進駐的據點,這些新一代的「居民」在此生活、彼此支持,無形之間也延續了眷村獨特的場所精神。

雲林縣文觀處文資科張力元科長也參與了本次訪談。

除了地方團隊的長期耕耘,公部門的支持也是建國眷村得以保存再生的重要推手。雲林縣文觀處協助申請了兩期「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經費,不僅讓青年團隊得以在 1.0 階段奠定紮實的文史調研基礎,也在 2.0 階段完成多棟老建築的修復再利用。其中,文資科張力元科長更是深入當地,在與地方團隊和眷村原住戶長期磨合,並協助整合多方理念之後,才終於建立了如今的合作模式。

雲林縣文觀處陳璧君處長(左一)在訪談中提到了她對於建國眷村未來發展的想望。

對於建國眷村未來發展的願景,雲林縣文觀處陳璧君處長指出,建國眷村保存至今的農村聚落樣貌,是處理當代社會問題的線索——過往居民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呼應了當今的永續發展思維,因此她期盼能以「食農教育」和「生態教育」作為眷村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面對近幾年的戰爭與疫情威脅,陳璧君處長觀察到,建國眷村融合了綠地、老樹與矮房的聚落型態,以及鄰近住家的防空避難設施,或許也提供了建構韌性社會的參考範本。

 

目前在推廣眷村文化之外,建國眷村也正以「糖業文化路徑」為發展軸線,與鄰近的虎尾糖廠、虎尾鐵橋等歷史空間相互串連,形成更具文化底蘊的觀光廊帶。其中,與一村丁棟建築平行的五分車鐵道,是往昔將糖業原料運送至虎尾糖廠的路徑,也揭示著日治時期虎尾飛行場運用蔗糖提煉的「無水酒精」作為飛機燃料的獨特歷史。而今年剛於丁棟設立的「YCDC 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虎尾館」,更以陪伴在地傳統產業轉型、融入青年創新思維為核心精神,將雲林地區的文創能量進一步帶進歷史場域。

「YCDC 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虎尾館」為建國眷村引入創意能量。(影像來源/雲林縣政府)

期盼新生後的建國眷村,在對內提供眷民一處錨定記憶的場所之外,也能對外持續創造新的生活樣態,將這段承載著族群衝突與和解的時代記憶,轉化為滋養土地的養分。「虎尾建國眷村」的完整故事,以及更多老屋新生案例,都將收錄於雄本團隊預計明年出版的自有專書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