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靈魂、修復軀體、走向新生: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品牌日」回顧

自 6 月上旬開幕以來,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彷彿從悠長睡夢中甦醒,活絡起文資場域的細膩筋骨,以風雅謙和的身姿走入當代市街。我們欣喜地發現,一樓長椅成了在地居民午後納涼、品嚐愛玉的「古鎮客廳」,中廳樓井迴盪著竹塹社大師生對於建築細節的讚嘆,而鹿鳴國中的孩子們也曾以嘰喳笑語填滿光雕展間。是這些日常光景,讓歷史建築真正擁有了屬於此刻的溫度與心跳。

 

對小本團隊而言,老屋並不只是靜待修復的工程項目。事實上,在啟用典禮落幕之後,我們的核心任務才真正開始——那便是透過全週期的細膩規劃,讓場域的文化價值與永續營運得以並行不悖。為此,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以「品牌日」為名,將思考路徑梳理為學術、建築與營運共三場深刻對話,邀請各領域的同行者來訪場館空間,探討如何為建築考掘靈魂、以匠心雕琢軀體,進而點亮永續未來。

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建築日」導覽側拍。

學術日:為修復定錨,讓新生扎根

在移動任何一塊磚瓦之前,修復團隊必須事先釐清老屋的初始面貌、歷史定位,乃至於在地方記憶中的獨特座標,長源醫院也是如此——除了深入考據鹿港歷史圖資之外,雄本老屋也訪談了許家成員、參考第三代屋主許蒼澤攝影家留下的影像,一幀幀還原老醫館的生活點滴,讓橫跨百年的家族故事再次鮮明,也為後續修復工程及營運規劃奠定了基礎。

 

正因如此,首場品牌日以「學術」為主軸,邀請到曾將長源醫院視為「社區型遺址」,研究其與家族成員、周邊居民、專家學者互動的中國科技大學李兆翔老師;熟稔臺灣傳統匠藝及司阜精神的中原大學葉俊麟老師;關注建築與環境關係的中原大學吳振廷老師;重視文化資產價值思辨與現地教育的清華大學榮芳杰老師;以及擁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加深設計蔡嘉昇建築師,前來長源醫院細品空間氛圍。

 

跟隨雄本老屋蕭定雄協理的步伐,學者們的專業視角,將空間輪廓描摹得愈加立體:細微至傳統匠藝的精工細作,宏觀至建築與周邊地景的互動;也從文化資產的當代定位,自然延伸至新式工法引入的可能性與挑戰——此番對話有如稜鏡,將我們點亮老屋的嘗試,折射出色彩斑斕的光譜,也讓這座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的文化座標,匯聚了來自島嶼各方的見解與祝福。

「學術日」導覽合影及側拍。

建築日:巧工匠心,賦予理念實體

承襲著「學術日」對於場所精神的定錨,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第二場品牌日以「建築」為題,呈現團隊如何將抽象的新生理念與文史脈絡,融入空間修復的思考脈絡。為此,我們聚集了這群善於轉譯、傳播建築故事的跨界專家,共同檢視場館空間深藏的細膩工筆。

 

十分榮幸能邀請到擁有豐富建築內容編採與走讀策劃經驗的「建走大叔」吳宜晏老師;專注於老建築走讀、研究的「旅讀建築」王御晟主編輯及其團隊;以嚴謹考據精神出版《薰風》季刊,關懷日治時期臺灣文化發展的黃志成發行人;曾為鹿港撰寫專題報導,記錄眾多老屋新生故事的《經典》雜誌鄭勝奕撰述;以及為《紙上明治村》系列書籍繪圖、經營「行動一人郵遞」品牌的鄭培哲插畫家,以敏銳的目光,閱讀長源醫院的文化內涵。

 

導覽過程中,修復團隊無數次的權衡與思路,皆坦誠攤開於來賓眼前——如常設展間壁畫表面的臨時保護痕跡,揭示著修護工程「未完待續」的承諾;而夢之國那側戰後新設的鋁製氣密窗,則承載著我們讓歷史切片交互疊映,體現跨時代工藝痕跡的初衷。這些看似微小的抉擇,共同形塑了溫厚的空間氛圍,在午後茶席的光影、餅香與來賓的談笑間被深刻體會。

「建築日」導覽合影及側拍。

營運日:文化場域的永續生命力

當老屋重拾了靈魂與軀殼,關鍵問題隨之浮現——如何讓它融入當代社會,重新被人們親近及使用?

 

品牌日壓軸場選定了「營運」主題,來賓同樣來自多元領域:在「場館經營」層面,有以「分散式美術館」概念活化新竹舊城的鴻梅文創陳添順執行長暨創辦人、潘明芳共同創辦人,以及賦予洋樓新生、將家族故事轉譯為影視書籍的姜阿新教育基金會黃雍熙董事長與前董事長吳錫斌先生;「地方再造」層面,則有逢甲大學建築研究設計中心呂耀中主任、水牛設計部落王卓薇執行長,與長期投入虎尾建國眷村與猴硐礦工記憶保存的「文化保溫瓶」李依倪創辦人。

 

而要將老屋新生的價值傳遞給大眾,則有賴文化媒體的深刻洞見。我們也邀請到走訪臺灣城鄉、記錄無數地方故事的《微笑臺灣》李佩書總監,以及用鏡頭和文字持續留下臺灣建築身影的「老屋顏工作室」辛永勝、楊朝景兩位主理人——很高興能與來賓們交流各自的實務經驗,為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提供了清晰且可行的參考座標。

 

誠如陳添順執行長所言,老屋新生是一門極其不易的「文化凝練事業」,除了修復一棟建築之外,更要透過有形空間裡的永續營運,將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提煉成當代文化體驗。這仰賴的不只是經營者的努力,更需要各方角色共同投入,灌溉出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系統。

「營運日」導覽合影及側拍。

從學術研究、工法取捨到營運靈感,一系列「品牌日」的規劃,可以說是完整呈現了老屋新生行動者的思考路徑。期許能集結眾人之力,讓此地成為團隊展示修復成果、實踐理念的基地,也是培育城市再生能量的沃土。事實上,關於長源醫院新生命的探問,從未因活動落幕而停歇——在訪客好奇的目光深處,在和洋茶席的草木香氣裡,它正以各種樣貌持續發生。歡迎來訪鹿港中山路 194 號,找到您與這棟百年建築的獨特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