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往單點式的文化資產修復相較,國內近十年陸續推動的再造歷史現場、臺灣文化路徑、老房子文化運動等系統性保存計畫,顯示著臺灣各界對於舊建築再利用的觀念轉變——大眾對於文資保存的期待不再侷限於建築結構、裝飾語彙的原貌封藏,更強調軟硬體資源之間的整合,讓這些歷史空間結合當代需求,成為具備永續經營能量的生活場域。
預計於明年出版的雄本老屋自有專書之中,即收錄了如「苗栗出磺坑」、「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等跨界合作的文資活化案例。這次,我們邀請到時境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筠舒老師參與訪談,分享她在上述兩案中,分別以再生設計規劃與專案管理(PCM)團隊這兩種角色,推動文資修復再利用的經驗與見解。
▲時境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筠舒老師(左二)與雄本老屋團隊合影。
工業遺產的面狀再生:苗栗出磺坑
位於苗栗後龍溪谷的出磺坑,不僅是亞洲第一口油井的所在地,更保有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十數座宿舍建築、地軌纜車、重機具維修庫等歷史地景;周邊伴隨油礦產業而興起的聚落,也記錄著地方居民數十年以來的生活模式。儘管黑金歲月不再,出磺坑仍是臺灣天然氣最重要的產區,由臺灣中油公司管理開採至今,可以說是一處名符其實的「活的工業遺產」。
黃筠舒建築師先後參與了兩期「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並在 2.0 階段擔任專案管理主持人,以文化轉譯、教育推廣為主要的著力點,將這座產業聚落與文史調查研究、文化資產修繕、展覽與導覽規劃等不同領域的專業相互串連,藉此向大眾展現臺灣礦業歷史的多元面向——然而,出磺坑身兼歷史空間與天然氣產區的雙重定位,也為文資再生工作帶來了挑戰。計畫團隊與管理單位之間,時常需要針對場域開放程度進行協調,在文化推廣與公共安全之間尋求平衡。
▲出磺坑北寮宿舍群遠景。(影像來源/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
「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團隊於 2022 年完成了北寮五座歷史建築的修復工程,現今正接續進行南寮的十三號宿舍的修繕作業,同時也透過修復成果展、工地導覽等教育活動維持歷史空間的營運動能,並邀請有興趣的民眾親近這處工業遺產。儘管當中大多建物的未來用途仍是未知,但修繕過程本身已成為文化推廣的一環,為出磺坑的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文化資產與當代生活並行的軸線:榕錦時光生活園區
與礦業山城出磺坑相較,坐落於臺北市核心地帶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雖然同為日式宿舍建築群,但因其區位條件、歷史定位迥異,活化再利用過程中所要面對的課題,也與出磺坑截然不同。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由九棟日式宿舍組成,園區北側留存著日治時期以舊臺北城城牆石改建而成的監獄圍牆。這些建築在日治時期曾為現代化監獄設施——臺北刑務所工作人員的住所,戰後則轉為法務部職員宿舍,也曾是華光社區的一部分,承載著清治時期以來的城市發展軌跡,以及地方居民的共同記憶。2021 年,臺北刑務所官舍成為「老房子文化運動」標的建物之一,由長照團隊接手經營,並委託時境建築師事務所進行空間再利用設計與規劃。
▲黃筠舒建築師(左一)與我們分享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的空間規劃。
「在榕錦時光的再生設計中,我並非以『修復』為唯一的出發點,而是從後續的經營層面著手,思考如何透過空間規劃,賦予歷史場域生命力。」黃筠舒建築師提到,受往昔的住居機能影響,臺北刑務所官舍的建物之間多半以圍牆、階梯彼此區隔。在園區轉型為具備長照轉介據點、商業機能的公共空間之後,這些空間分割元素的取捨,便成為規劃者必須仔細斟酌的難題之一。
為了自然地融入都市生活,黃筠舒建築師選擇打通建築院落,並以架高的人行道將園區內的參觀路徑拉平,以「都市軸」、「生活軸」與「記憶軸」三條主要動線的規劃,由外而內梳理出不同的空間層次:居民的日常步行空間、近距離觀賞建物的空間,以及沿著監獄圍牆漫步、感受歷史氛圍的空間。這樣的空間規劃不但能為榕錦時光引入商業經營所需的人潮,也使得其中的社區照護機能得以發揮作用。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的都市軸、生活軸(左圖)與記憶軸(右圖)讓都市居民自然走入歷史空間。
針對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所背負的,過去曾為臺北監獄宿舍、華光社區迫遷的沉重歷史,黃筠舒建築師認為,要讓文化資產再次被當代生活接納,其關鍵在於建物定位的詮釋與轉換。如今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以市區新興景點的姿態受到大眾矚目,卻也不全然是如此——鄰近的高齡者可以在日式宿舍內享受交流、運動等多元機能,而對建物歷史有興趣的參觀者,也能從園區內的告示牌與文史展覽中窺探一二。
老屋新生談的並非單純的空間修繕,而是空間與人、與城市間互動關係的再思考。即使黃筠舒建築師在出磺坑、榕錦時光再利用規劃中扮演的角色相異,看待其再生的視角也不同,不變的卻是以永續經營為目標,讓文化資產與當代社會共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