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雄本老屋接下了新竹首座百貨公司「新州屋」的建物調查與修繕工作,對照街區歷史照片、家族口述史等資料,挖掘出它在不同時代下的神韻——這是讓閒置的老建築重生的起點,也為後續的室內設計與營運規劃打下基礎。如今這座老屋重新恢復運轉,雄本團隊共同創辦人蕭定雄也在上週六(12/16)受邀回到或者新州屋,以「老屋新靈魂:從建物調查到空間再利用」為題,分享團隊實際執行的老屋活化案例。
▲「老屋新靈魂:從建物調查到空間再利用」講座合影。(圖/或者新州屋提供)
從歷史背景到建築結構
蕭定雄共同創辦人從新州屋的建調階段談起,說明團隊如何透過日治時期的職業別明細圖、屯子腳大地震後留下的空拍圖、戰時美軍偵查空拍圖等歷史影像,以及第一代、第二代屋主家人的口述史與日日新報的內容整理,勾勒出落成年代的街景:那時的東前街是從州廳到郡役所必經之路,出入東門市場的人潮也促成當地的繁榮,從菓子店、時計店、吳服店到藥局等機能一應俱全;而新州屋開業時留下的照片,更記錄了這座百貨公司時髦亮麗的過往。
▲蕭定雄共同創辦人提到,屯子腳大地震後的空拍圖是進行建物調查時重要的歷史資料。
(圖/或者新州屋提供)
除了歷史背景之外,建築本體也是重要的調查項目。新州屋的設計由第一代屋主戴吳獅之子戴吳傳主導,從日本引入新穎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因此得以在八米寬的店面省去落柱,保有完整開闊的空間;先後建成的兩支階梯也貼合建築的商業機能,錯開客梯與工作人員的服務動線。
若是抬頭細看,便能發現房樑末端流線型的牛腿設計,在美觀的同時也增強了磚牆的承重能力。此外,新州屋外牆鋪滿了日治時期流行的黃褐色系抓紋磚,搭配一圓一方的洗石子窗套,立面設計極具特色。
雄本團隊在修繕時不刻意做舊,為每一次的修修補補都留下紀錄;可逆性工法也讓未來進行復舊工程時有跡可循。而要如何提升抗候力、將現代化設備融入空間,並讓老屋符合建築法規,是修復團隊必須處理的「三大要點」——舉例而言,為了埋入排水管線,在一樓使用了不同厚度與花紋的地磚,保留管線通過的空間之外,也方便後續管理維護;新建的階梯與磚牆間留有空隙,以此確保舊有的痕跡不被破壞,木造梯面更與窗框相互呼應,巧妙地融入整體空間;立面色彩顯眼的區塊則是修復時為埋入房樑,重新鋪設面磚而形成的紋理。
▲修復團隊新建階梯時使用可逆性工法,牆面刻意留存的洗石子遺構也能供未來進行復舊工程時參考。
(圖/或者新州屋提供)
老屋新靈魂
蕭定雄共同創辦人另外提到了三件案例,從不同面向思考老屋再生的可能性。舉鹿港「長源醫院」為例,融合了和漢洋風格的建築式樣在調查與修復面都很有挑戰性,卻也因為屋主留下了豐富的家族影像而有了參考基礎。溫度與故事感的存續,是這座老屋再利用規劃的核心構想。
▲長源醫院結構複雜,從清代閩式街屋過渡至日治時期洋樓建築,在建築調查與修復層面都具有挑戰性。
另一個例子是高雄港邊的「棧二庫」。這座全臺最大的活化老倉庫在重新營運後延伸了歷史價值,成為存放在地文化與產業的空間。此外,修復團隊以結構意象紀念過去拆除的倉體,面向海港的落地窗也復原了舊時景致。而同樣位於高雄的「三和瓦窯」,是大樹區窯業曾經蓬勃發展的痕跡。除了修復歷史建築窯體之外,也透過傳統建材的轉型運用,保留臺灣碩果僅存的磚瓦窯燒工法。
▲左圖為高雄棧二庫(圖/國家文化資產網提供);
右圖為三和瓦窯的三座歷史窯體(圖/三和瓦窯提供)。
演講當天,新州屋第一代屋主戴吳獅的二媳婦與孫女正好來到現場,在這座曾居住的老屋裡找回歲月留下的餘溫。看見二樓修繕完成的圓窗時,戴吳獅的孫女興奮地提起往事,説小時候總是踩著凳子,透過這扇窗看街上人來人往,也不乏因此而挨罵的記憶。如今隨著新州屋重新營運,塵封的過往也變得鮮活,這扇曾經「屬於她的窗」於是成為城市居民共有的、回望歷史的框景。
▲戴吳獅二媳婦(左二)與孫女(左一)在演講當天正好回到新州屋,見到熟悉的圓窗時深受感動。
(圖/或者新州屋提供)
儘管雄本團隊只參與了前半段歷程,還是很高興能親眼看見新州屋重生。老屋新生的價值源自於過往容納的人事物,透過挖掘建物歷史、保留使用痕跡,在具體的空間內留下這些故事曾經存在過的證明,也在重新運轉後延續這份無可取代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