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大溪舊城區歷史空間、傳統工藝與生活場域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木博館),在落地深耕十餘年的過程中,逐步建構出結合在地居民經營空間,獨特且充滿生活氣息的常民文化博物館群。而長期致力於老屋修繕與地方再生的雄本老屋,今年更以「文化推廣輔導平台」的角色深入大溪,與木博館攜手推動輔導與共學課程,陪伴在地夥伴挖掘、書寫老城故事的新篇章。
從文史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地方文史的轉譯與策展思維,到舊建築再利用與文化品牌經營,雄本老屋共規劃三檔共學課程,引導參與團隊以地方文化脈絡為基礎,為大溪地區注入永續發展的創新能量。8 月 23 日,以「餘韻猶存的老屋 way」為題,我們邀請到兩組同樣投身於老屋活化領域的講者——源古本舖博物館實驗平台負責人古正君,與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廖惠慶董事、黃雍熙董事長(姜阿新先生的孫女及孫女婿),在百年古厝「源古本舖」中分享他們修復家族老屋、賦予新生的心路歷程,也交流文化品牌的經營之道。
▲「餘韻猶存老屋 way」共學課程中,邀請到源古本舖博物館實驗平台負責人古正君(右一)、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廖惠慶董事(右二)、黃雍熙董事長(右三),前來分享老屋活化的經驗與心法。
在地故事,從老屋說起
漫步於大溪和平老街,你或許曾跟隨木製品或食材的香氣走入兩側街屋,發覺點綴了雕花泥塑的洋式立面之後,竟藏著漢式傳統建築的深長院落——源古本舖即為其中之一。
這座落成於清末的老宅,日治時期由古式家族買下,成為當地知名的雜貨糕餅舖「古裕發商號」;而在市區改正計畫期間,它與和平路上的眾多街屋一同進行立面改建,形塑出大溪老街建築獨特的漢洋折衷風格。源古本舖不僅以建物自身展示著大溪地區的歷史脈絡,在第五代屋主古正君的悉心經營之下,如今更成為一處凝聚地方記憶、展現生活美學的「常民生活館」,以老屋空間承載著大溪的繁華舊夢。
從年輕時在外工作,意外在報章雜誌、團隊簡報上見到自家古厝的機緣談起,古正君女士分享道,當時選擇「回家」的原因很單純,不過是在意識到老家的文化價值之後,決定接下她身為屋主的責任——儘管如此,源古本舖的再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面對街坊鄰里對於經營模式的質疑、修繕經費申請的重重困境,以及後續與營造廠之間的磨合,古正君女士始終謹記初心,期間不斷與公部門協調、四處籌措經費,才終於讓源古本舖重現往日風采。
「廢瓦片也有行時,破磚可留大用。」古正君的父親對於保有老宅原貌的堅持,成為空間裡無形卻又深刻的核心精神。從腐朽屋樑再造的桌椅,到糕餅炭火燻黑的牆面,源古本舖無一處不展現著「侘寂」美學,讓這些看似不完美的痕跡,成為古厝歷史底蘊的證明。
「非常博物館實驗室」是古正君女士為源古本舖訂下的副標題。修繕完竣至今,源古本舖已舉辦過多場藝文活動,其中「不老職人」講堂活動與相關出版品,不僅傳承了大溪地區的傳統技藝,也開啟了高齡職人與年輕世代之間的對話。
串起人、事、物的姜阿新洋樓
若說源古本舖是一首講述大溪生活的民謠,那麼位於新竹北埔的「姜阿新洋樓」,則是由家族命運、時代起伏交織而成的敘事詩。起建於 1946 年,這座洋樓曾為茶商姜阿新的起居與待客空間,見證了北埔地區的黃金年代;而隨著臺灣茶產業的沒落,姜阿新先生經營的永光茶行最終倒閉,洋樓也被迫查封,直到半世紀後的一場拍賣會上才由家族後代購回。
在「餘韻猶存的老屋 way」共學課程中,姜阿新的孫女廖惠慶女士與孫女婿黃雍熙先生,與聽眾分享了老屋修復與活化再利用的歷程。這座洋樓可以說是匯聚了當時最為精湛的工藝,因此他們細心考究建築工法與材料,力求將立面泥塑雕花、浴室馬賽克磚等細節復原至最初的樣貌。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姜阿新洋樓重新開放之後,許多曾經散落各地的物件,也彷彿受到了指引一般,陸陸續續回到了老屋空間:比如二樓的八扇木製拉門、窗櫺、古琴與大坪茶廠老照片……這些承載著家族生活記憶的碎片,有些來自親朋好友,有些則來自主動聯繫的陌生人,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在得知老屋重生的消息之後,才會聚集此地。
如今的姜阿新洋樓,除了展示建築藝術與產業歷史之外,也是推動社會服務與藝文活動的平台。姜家後代所編寫的《茶金歲月》一書,不僅紀錄了洋樓曾見證的產業與家族歷史,更透過故事的鋪陳與餘韻帶出老屋的文化品牌。而為了讓空間精神得以永續傳承,廖惠慶與黃雍熙夫妻更成立了「姜阿新教育基金會」,期許以基金會的形式,讓姜阿新洋樓得以持續運作。
「老屋具有凝聚人與故事的力量。在老屋新生的過程中,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會一起加入,共同完成這件美好的事。」正如古正君女士的結語,那些經歷了數十年、數百年光陰的老屋早已超越了磚瓦木石的堆砌,具體而微地呈現著地方記憶,將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重新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