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阜的日常:建築工藝與工匠職人|10/12(六)葉俊麟老師、李志上修護師講座側記

「我做了一輩子的土水司阜,第一次有人對這個職業感到好奇。」當年 70 歲的蘇清良匠師面對訪談時,受寵若驚地回覆,此前卻已陸續完成如臺北公會堂、新竹州廳等文化資產的修復工程。這位精通土水修造技術的匠師,一生見證了臺灣建築產業的變遷,儘管在 2023 年已然辭世,他所留下的 30 餘處煥然新生的老建築,以及其中蘊藏的巧心匠藝,早已成為文資修復領域的重要資產。

 

由高雄市文化局與雄本老屋合作舉辦的「好市開講」文資推廣系列講座,這次邀請到中原大學建築系葉俊麟老師前來蘇清良匠師曾參與修復的原愛國婦人會館,以「司阜的日常:建築工藝與工匠職人」為題,從動手建造建築、卻鮮少被提及的「匠師」身份談起,帶領聽眾回顧土水司阜蘇清良的一生,以及傳統技藝保存在當代社會的困境;另與名襄文化李志上總修護師、雄本老屋蕭定雄共同創辦人進行對談,探討臺灣匠師的培養、就業環境與文資修復產業現況。

中原大學建築系葉俊麟老師(前排右四)、名襄文化李志上總修護師(前排右五)、雄本老屋蕭定雄共同創辦人(前排右六)與講座聽眾合影。

從土水司阜到人間國寶

城市的精神體現於地景之中。我們可以從臨街綿延的亭仔腳窺見多雨氣候,也能從廟宇的雕飾與壁畫認識地方信仰——這些精細且蘊藏先民智慧的建築紋理,是無形匠藝的載體,也唯有經過傳統技藝的代代傳承,才能使城市持續保有其獨特性格。

 

戰後隨著臺灣經濟飛速發展,「重道輕藝」的思維逐漸成形,年輕世代不再願意傳承傳統工藝,加之房舍多以鋼筋混凝土為原料,匠藝的凋零幾乎是必然且無可奈何的趨勢。然而,單單一座漢式古厝就時常涵蓋了木作、石作、磚作、泥水作(又稱土水)、彩繪、剪黏泥塑這六種匠藝類別:從撐起整個空間的屋架樑柱,到牆面交界處的曲折線腳,興築過程中的每一處細節皆有賴匠師各司其職,在彼此協調的過程中發揮長年累積的技術。

 

葉俊麟老師提到,在六種傳統匠師之中,負責整地、鋪磚蓋瓦、雕琢灰泥線腳的「土水司阜」,收入與社會地位不如他者,卻是形塑空間氛圍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協助修繕講座地點「原愛國婦人會館」的蘇清良匠師為例,在超過 70 年的執業生涯中,他與妻子蘇謝英不僅興築了大量民宅,晚年更投身於文資保存,在完成 30 餘處古蹟、歷史建築的修復工程之後,獲得了「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的殊榮。

出生於 1935 年的蘇清良,16 歲拜師學藝,歷經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土水司阜,從傳統的竹籠屋、土埆厝做起,戰後轉型承包透天厝的土水裝修工程。在 1998 年即將退休之際,他收到擔任工地主任的兒子所邀,協助修繕臺北公會堂(中山堂)的灰泥線腳,自此正式踏入古蹟修復領域——從淡水紅毛城到屏東恆春古城,其修復足跡可以說是遍佈全臺。

 

期間,蘇清良匠師曾在臺北賓館的修繕工程中與小松七郎等日籍左官職人交流,驚覺兩地匠師的用具有著雲泥之別。同為泥作鏝刀,臺灣土水司阜慣用的是價值約 60 元新臺幣的白鐵刀具;而日本鏝刀由鎢鋼鍛造而成,且出自專產鏝刀的百年工藝品牌,要價超過萬圓,單是塗抹灰泥的滑順程度,即可明顯看出兩者的差異。此後蘇清良匠師改用鎢鋼鏝刀,甚至委託木工量身訂製保護套。也是在一次次的施工紀錄與學者(如葉俊麟老師)訪問中,他逐漸意識到傳統匠師、匠藝的價值,開始自行記錄工作內容:舉凡日治時期師傅使用的工具、歷年為每一處文化資產個別製作的拖線線板,或是無形的泥水施作過程,蘇清良匠師皆悉心留存,終於在 2022 年獲得文化部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的肯定,其深厚匠藝也在孫子拜師後得以薪火相傳。

高雄市定古蹟鳳儀書院,也是蘇清良匠師的修繕成品之一。圖為蘇清良匠師與斗仔磚牆面的合影。(影像來源/《高雄畫刊》,楊為仁攝影,https://takao.kcg.gov.tw/article/1010)

走入職人日常

講座接近尾聲,講者和兩位與談人圍繞著臺灣傳統匠藝保存、文資修復等議題,分享了各自的見解。在產業結構和教育制度都與過去大不相同的當代社會,早期以家族或師徒為單位的技藝傳承模式已逐漸式微;然而,移植到大學教育或公部門培訓的匠藝傳習課程,又往往與實務有所差異。在年輕世代鮮少親近老屋、認識匠師的狀況之下,傳統工藝未來該如何續存?

葉俊麟老師以多年來從事大學教育的角度出發,談到有許多建築系的學生最初懷抱著興築高樓大廈、打造現代樓房的雄心壯志,而在現地參訪過舊建築、實際接觸匠師之後,逐漸體認到傳統美學和匠藝的價值,並且將這些元素融入日後的創作之中,成為一股潛移默化影響周邊人群的力量。這樣的改變是緩慢而紮實的。葉俊麟老師回憶起過往留學海外的日子,對於日本的鄉土教育印象深刻:孩子們在親自走過、觸碰過當地神社等老建築之後,能夠與土地建立起深厚的情誼;而日本傳承百年的眾多匠藝品牌與營造廠,也讓老屋修復產業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環,無需刻意提倡,便有多元領域的專業者自然而然投身其中。

 

作為臺灣文化資產彩繪壁畫的保存者,李志上修護師則回顧自身的專業培養歷程,談到他在大學至研究所曾修習的工藝課程,多半僅能帶領學生認識傳統技藝,與真正運用仍有不小的距離,而要如何讓學院出身的專業者與業界接軌,仍有待公私部門共同思考。昔日前往德國實習的經驗,也對李志上修護師的文資修復觀念產生了影響:若在修繕的過程中開放參觀,文化資產也就能在漫長的修復期間創造文化與經濟效益,並且讓大眾親近其中的匠藝,藉此引發人們對歷史空間、傳統技藝的關懷。

 

在鹿港長源醫院的再生過程中,李志上修護師所帶領的名襄文化團隊正是負責彩繪壁畫的修護工程,雄本老屋也在修護期間邀請民眾走入現場,甚至與團隊合作舉辦工作坊,提供壁畫修護的體驗課程。正如李志上修護師所言,「在了解家鄉的文化價值之後,人們才會產生好奇心,願意重新學習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當大眾有機會親自接觸、認識傳統建築,匠藝的生命力才得以真正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