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文化價值再發現|4/12(五)政大歷史系專題演講側記

老屋不僅記錄了不同時代的建築美感,也是地方歷史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在著手修繕之前,雄本老屋總是從文史調研開始,自繁雜的文獻之中一步步梳理出建物、城市與居民間的關係,仔細評估修復工法與未來營運方向。

 

本次團隊共同創辦人蕭定雄受到政大歷史系黃仁姿老師的邀請,在介紹文資理論與實作方法的「史蹟與文化資產專題課程」中,發表「建物調查與歷史重塑-老屋的文化價值再發現」專題演講,從雄本團隊參與修繕規劃的老屋新生案例出發,與學生們分享這幾年從事老屋活化的經驗與體悟。

▲1935 年屯子腳大地震發生後,臺灣總督府勘查災區時留下的空拍照,是研究日治時期中臺灣發展重要的歷史文獻。

要協助老建築重回現代城市,前期的建物調查、修繕工程與後期營運規劃缺一不可,每個階段所需的專業能力也不盡相同。以新竹首座百貨公司「新州屋」的建物調查與修復工程為例,雄本團隊最初以「三角檢證法」進行基礎研究,調閱新州屋開設期間的日日新報、屯子腳大地震空拍照、美軍航空偵照,以及家族口述史等文獻資料,摸索出老建築與街廓在落成年代的清晰面貌;除了爬梳書面資料之外,也從建物獨特的裝飾語彙、結構設計與使用痕跡中挖掘每個角落的過往機能,在修復時以不破壞舊有紋理為原則,自然呈現出空間經過歲月沖刷與人為修補後應有的容貌。

▲新竹新州屋古今對照。(歷史影像來源/或者新州屋)

與新竹新州屋的商業機能相對,鹿港「長源醫院」作為住宅與醫療空間,容納了豐富的傢俱與生活物件。經過雄本老屋團隊仔細的盤點、分類與典藏之後,這些文物與許家第三代許蒼澤攝影家留下的大量歷史影像,以及家族成員的口述訪談相互比對,與建築空間共同譜寫出許家家族史,更成為凝聚當時鹿港地區、乃至於全臺常民文化的微縮場景。在長源醫院的建物調查階段,日治時期的戶政與地籍資料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團隊從中仔細推敲許家購屋、搬遷、拆除與擴建的發展脈絡,並將建物各空間修整至相應的時間點。

▲許家過去的家庭生活影像,是修復長源醫院時重要的參考資料。圖為一、二進之間天井的今昔對比,可以見到欄杆處已經過整修,歷史照片中也呈現出此空間曾用於運輸物品的機能。(歷史影像來源/許正園醫師)

而前身為蔗糖與香蕉存儲空間、現轉型為高雄港濱藝文基地的「棧貳庫」,也是老屋活化的優良案例。現今矗立於出入口前方的「棧前屋」桁架結構,紀念著曾經存在於建築東側、卻在道路拓寬過程中拆除的倉體——這是建物調查階段的意外發現,經過轉譯成為極具特色的入口意象,同時也為建物與周邊環境的互動留下紀錄。雄本老屋協助進行五週年展覽策劃時,以地方百年以來的文化脈絡為主軸,邀請參觀者從特色飲食、城市氣味與港區地景等面向,深入體驗港嶼常民生活。

▲高雄棧二倉庫群今昔對照。(歷史影像來源/高雄港區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棧貳庫五週年展覽中的「時光迴廊」,以紅磚牆體為背景展示倉庫群發展歷程。

老屋新生需要跨領域專業者的相互串連與溝通,這是雄本老屋創立以來賦予自身的使命,也是共同創辦人蕭定雄在講座中試圖傳遞的理念。期盼透過本次演講中的實際案例,能引發學生們對於老建築保存活化議題的關懷,未來以各自的專業背景共同開拓老屋產業鏈的多元面向。

▲本次受到政大歷史系黃仁姿助理教授(左一)的邀請,雄本老屋資深經理暨共同創辦人蕭定雄(左二)與資深經理特助程譯萱(左三)前往發表「建物調查與歷史重塑-老屋的文化價值再發現」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