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城市的攝影圖書室|11/6(三)曹良賓總監講座側記

隨著城市運轉加速,以便利與效率為重的生活型態,無形中也拉大了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的距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串起城市居民互動的「社會性基礎設施(social infrastructure)」顯得格外重要。舉例而言,社區公園是鄰里交流的場域,校園則是青少年建立人際網絡的主要場所;而在這些空間裡最具包容力的「圖書館」,不但允許跨世代、跨族群的人們相聚於此,其核心宗旨更是藉由無償的知識傳播,落實文化近用的願景。坐落於臺北溫羅汀街區內的「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正是秉持著前述理念,嘗試以攝影主題圖書空間的建置,讓攝影藝術成為公眾都能參與其中的文化活動。

 

這次雄本老屋邀請到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創辦人曹良賓總監前來長源醫院,以「文化保存的多元想像-從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的實踐談起」為題,分享他投身本土攝影文化推廣的初衷與歷程。曹良賓總監從創立 Lightbox 的契機出發,講述數年間圖書室裡豐富的社群活動,以及 2024 年舉辦 New Wave 攝影創作獎的經驗,並將議題延伸至攝影文化的保存形式,進而與鹿港長源醫院作為許蒼澤攝影家故居的文化內涵展開對話。

收藏文化光芒的盒子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的成立,源自曹良賓總監早期執行「臺灣攝影史綱研究計畫」的經驗。當時在整理馬偕博士相關資料時,他深刻體會到臺灣攝影研究資源四散,且進入專業領域的門檻不低,再加上城市中缺乏供社群交流的空間,導致本土攝影文化逐漸式微。因此在 2016 年,曹良賓總監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選在一座老公寓三樓,不過十坪大的空間裡,以臺灣本位(Taiwan-Centric)、對所有人開放且非營利(Free to All)的理念成立了攝影圖書室,將個人十多年來收藏的 400 本攝影類書籍開放給民眾借閱,讓城市中的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近這門藝術。

 

團隊的熱忱起了拋磚引玉的效果,許多同好熱情捐贈書籍,原本狹小的空間很快就不敷使用。Lightbox 團隊於是在 2019 年發起群眾募資計畫,申請到捷運台電大樓站附近一處閒置多年的官員眷舍,耗時半年進行修繕工程。除了解決舊建築陰暗潮濕的問題之外,更打通了室內隔間、在入口處增設無障礙斜坡,從空間設計到經營思維都落實了「為所有人開放」的核心價值,也獲得了該年度的台北老屋新生金獎。

 

之所以選在老屋空間設立圖書室,曹良賓總監表示,在愈趨同質的現代城市裡,這些樣貌各異的老建築可以說是城市包容力的具體呈現,也是年輕世代認識過往生活型態的重要途徑——而老屋再生的精神,與 Lightbox 希望能帶給城市居民的文化體驗不謀而合。

圖一、二/「Lightbox 攝影圖書室」以開放、友善、無障礙的核心精神進行空間設計。(影像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提供)

圖三/2019 年發行的《台北老屋新生誌》,收錄了得獎案例「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的專題文章。

攝影愛好者的交流平台

自創設以來,Lightbox 攝影圖書室便致力於推廣攝影文化,並打造出開放的藝文場域。館內收集超過 6500 本供大眾無償借閱的攝影相關藏書,也定期策劃展覽、講座、工作坊等藝文活動,以動靜態並行的方式活化空間,讓志趣相投的攝影愛好者在此相聚、交流,激盪出本土攝影文化的創新火花。

 

此外,Lightbox 也積極推廣藝術教育,圖書室空間成為許多學校組織進行教育參訪的地點,期盼能讓藝術文化在孩子們的心中萌芽,成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曹良賓總監認為,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自然而然地接觸藝術,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也將浮現更加豐富、獨立的想法,進而影響他們看待生活的態度。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內部空間。(影像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FB 粉絲專頁)

考量到創作者在獲得肯定之前,往往需要經過多次挫敗的經驗,Lightbox 今年更舉辦了「New Wave 攝影創作獎」,藉此鼓勵本土新秀持續創作。曹良賓總監提到,不同於大多攝影獎項是以資深攝影家為評審, New Wave 轉而邀請國內外「策展人」組成評審團隊,從多元視角挖掘新世代創作者的潛力。儘管獎項規模不大,對於如 Lightbox 這樣的非營利組織而言,也是一項繁重卻深具意義的工作——在擇定得獎名單之後,團隊甚至用心撰寫了 4 個版本的通知信,讓參與者無論得獎與否,都能在孤獨而漫長的創作途中獲得回饋。

 

目前 Lightbox 團隊正積極籌備首屆「TIPF 臺灣國際攝影節」,預計於 2025 年 9 月以雙年展的形式展開,目標為提升臺灣攝影創作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同時也擴大本土視野,促進國內外攝影藝術的發展和交流。

歷史影像保存案例

除了新世代創作者所延續的攝影藝術之外,過往攝影家留下的時代切片,也是保存攝影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礎——這些老照片不僅記錄了生活型態與城鄉地景的變遷,更提供了理解當代社會發展歷程的重要參考。曹良賓總監指出,國內外以實體空間或數位媒體保存歷史影像的案例繁多,其中攝影集的出版與展覽策劃是常見的形式之一。舉例而言,2010 年北美館「意象地圖-張才紀念攝影展」以 1930 年代留日攝影家張才的作品為核心,展示珍貴的歷史影像,並以此為契機挖掘出更多文物,後續更彙整為《張才》攝影集。

 

而攝影家紀念館、故居等實體空間,也是保存歷史影像的另一種途徑。以日本奈良的「入江泰吉記念奈良市寫真美術館」為例,館內主要展出攝影家入江泰吉生前贈與之 8000 多件作品,延續了二戰結束前他以底片珍藏地方紋理的精神。此外,後人成立的「入江泰吉賞」,也成為鼓勵當代攝影家持續創作的重要力量。其他諸如數位資料庫、影視作品等媒介,更打破了攝影作品的時空限制,為當代學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源。

 

在資訊數位化的浪潮之下,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選擇反其道而行,以實體空間保存著眾多無可取代的紙本書籍。曹良賓總監認為,紙本出版物的流動速度雖然較低,長久的審校流程、印刷後無法再次編修的特性,卻也一定程度維持了當中資訊的正確度。此外,擺放在空間裡的書籍具備了藝術品(art object)和社會物件(social object)的雙重特質,在提供大眾欣賞內容的同時,也是發展社交網絡的媒介。面對紙本與數位資訊在傳遞速度上的落差,Lightbox 正推展著「Newsroom 新聞編輯室」計畫,將國際攝影議題相關的重要新聞、專題報導經過編譯後引入臺灣。

即將於 2025 年開幕的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不僅保存著臺灣重要寫實攝影家許蒼澤留下的作品與攝影筆記,更承載了鹿港的地方歷史、建築美學、近代醫療發展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待雄本老屋梳理、轉譯後,以最適切的形式呈現。作為許蒼澤攝影家的故居,影像館未來或可建立數位資料庫,開放大眾引用、參與書寫,邀請當代研究者與許蒼澤產生互動,進一步完善臺灣常民生活攝影史的考證。期盼透過空間裡持續發生的文史展覽、場館導覽與教育參訪活動,能讓年輕世代親近歷史空間,在「往昔如異邦」的驚嘆與陌生感之後,進一步讓人文精神深植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