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成為教室:文化資產教育現地教學|10/20(日)榮芳杰老師講座側記

如何讓文化資產跳脫一次性觀賞的記憶標本,與時俱進地融入當代日常?臺灣大眾對於早期古蹟的印象,不外乎走馬看花式的導覽解說,而建築本體彷彿就此定格,與城市生活再無交集——對此,榮芳杰老師提出以「策展思維」展現古蹟多重面向的解方,更透過教案設計落實理念,從基礎教育階段拉近舊建築與人之間的距離。

 

「好市開講」文資推廣系列講座壓軸,我們邀請了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榮芳杰老師,前來老宅咖啡廳、書店「書店喫茶一二三亭」,以「古蹟成為教室:文化資產教育現地教學」為題,講述文資內容詮釋在數位時代的重要性,與海內外案例的多元呈現手法,從中展望本土文化資產在保存、推廣及現地教學可持續前進的方向。

圖一/榮芳杰老師(前排右三)與現場聽眾合影。

跳脫框架的歷史詮釋

「保存文化資產的目的,是為了知道自己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榮芳杰老師以此破題,說明老建築的文化價值在於跨時代的空間敘事,因此在硬體結構的修繕與維護之外,如何引導大眾走進其中,觀察宏觀的城市發展與微觀的生活細節變遷,藉此回溯自身在時代洪流中的定位,正是現階段臺灣文資保存的重要課題——然而,大多古蹟展示的時空序列依舊破碎,且往往以單一主軸呈現空間文物,缺乏讓人一再觀覽的契機。

 

舉臺南熱蘭遮城為例,這座初建於 1624 年的要塞,見證了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王朝、滿清帝國、臺灣總督府、國民政府至今的政權更迭。儘管已登錄為文化資產並開放參觀,其展覽內容仍側重於荷治時期的商業貿易與鄭氏時期的軍事面向,不僅未能勾勒出建物綿延四世紀的歷史軌跡,對於荷蘭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也少有著墨。榮芳杰老師認為,若將熱蘭遮城的與時推移按照斷代呈現,或許更能顯示出這些歷史階段在臺南留下的具體影響。

 

與之相對,英格蘭遺產信託(English Heritage Trust)於 2016 年兒童節推出了一場別具巧思的繪圖比賽。他們將大英帝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如諾曼征服英格蘭、大憲章簽訂、黑死病肆虐與玫瑰戰爭爆發等,轉譯為一系列繽紛的掛毯設計,隨後邀請孩子們描繪當代社會的面貌,為他們所處的時代留下註腳。這正呼應了榮芳杰老師的看法——只有在清楚認識到歷史脈絡之後,人們才能理解「自己是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進而體會到歷史的價值,以及古今生活的緊密聯繫。

英格蘭遺產信託曾於 2016 年推出一系列以大英帝國歷史脈絡為主題的掛毯設計,並邀請孩子們接續創作當代社會的面貌。(影像來源/English Heritage YouTube 頻道)

觀看文化資產的一百種視角

在資訊取得途徑相對廣泛的網路時代,大眾對於博物館的需求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填充,而是經過篩選、梳理後,依展覽主軸呈現的內容價值——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呈現亦是如此。容納了跨時代人類活動的歷史空間,本就具備豐富的變遷軌跡,也在海內外策展人的巧思下轉化為多元表現形式。

 

以克羅埃西亞希伯尼克「Barone 城堡」為例,這座多數建物已然毀損的歷史場域,現以擴增實境(AR)裝置帶領觀者穿梭於 3D 模擬復原地景,除了重現 1647 年與鄂圖曼帝國之間的海戰之外,也沿著導覽動線呈現出堡壘隨時代變化的風貌。負責管理四座古代軍事城堡的希伯尼克地方政府,以「城市治理」的宏觀視野營運這些歷史場域,並為每一座堡壘賦予相異的核心命題,展現地方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

儘管克羅埃西亞希伯尼克 Barone 城堡建物多已毀損,卻以 AR 裝置帶領觀者穿梭於不同時期的地景。(影像來源/希貝尼克旅遊局,Barone Fortress,https://reurl.cc/DK94lQ )

葡萄牙里斯本的「聖喬治城堡考古遺址博物館(Castle de São Jorge)」,則以「空間設計」的角度出發,在僅存斷垣殘壁的史前遺址之上,以可逆性原則新建白色輕質結構,模擬出房舍的立體空間。這樣的設計使得從未接觸過考古遺跡的人們,也能在走進歷史場域、感受具體空間尺度之後,產生更多關於早期生活的想像。

葡萄牙里斯本「聖喬治城堡考古遺址博物館」以實體結構模擬早期房舍,引導觀者走入考古遺跡。(影像來源/Wikimedia Commons, Photo by Simon Burchell, https://reurl.cc/74X7dk )

另一個例子是英國倫敦的「富蘭克林故居(Benjamin Franklin House)」。這座外觀再平凡不過的連棟街屋,是現存唯一的富蘭克林故居。經營團隊並未以文物、傢俱填滿空間,反倒透過獨特的「戲劇表演」展現美國啟蒙運動開創者在其中度過的最後一天。扮演著當時房東女兒、也是富蘭克林摯友 Polly 的演員,發揮了導覽者的作用,與各房間內的聲光道具產生對話,帶領觀者走入 1775 年春末倫敦的小公寓,從現地表演中感受鮮活的歷史氛圍。

英國倫敦「富蘭克林故居」在平凡的街屋內融入戲劇表演。(影像來源/Wikimedia Commons, Photo by Mball93, https://reurl.cc/oVLXD3)

2010 年,為慶祝蕭邦兩百歲誕辰,波蘭華沙在這位偉大的音樂家生前曾演出、聚會、生活的 15 處地點(多為歷史悠久的宮殿、教堂與公園)設置了特殊設計的長椅,椅面繪有城區裡所有「蕭邦椅」的分佈地圖,並內建音響裝置,在行人按下播放鍵時流淌出蕭邦作品的鋼琴樂聲。這些「街道傢俱」不僅以主題串聯歷史場域,從多元視角挖掘舊建築的文化價值,更成功將展品融入當代日常生活,讓更多人得以接觸蕭邦與其時代的歷史氛圍。

波蘭華沙的 15 張「蕭邦椅」勾勒出音樂家的生活足跡。(影像來源/Wikimedia Commons, Photo by Nihil novi, https://reurl.cc/zp8pre)

走進文化資產的基礎教育

自 2016 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以來,文化部門與教育部門的合作成為趨勢,兩者之間長期存在的隔閡卻難以縫合——以課本知識為重的升學體制,似乎與「走出教室,走進文化資產」的理念背道而馳。對此,榮芳杰老師指出,過往對於老建築的介紹多半著重於歷史學科,卻忽略了其本身即蘊含先民跨學科的智慧:我們可以從屋體結構學習物理概念,運用數學計算庭院面積,從壁畫漆料認識化學知識,甚至是從書法對聯學習語文應用。換言之,文化資產能以不同的面貌融入教學脈絡。

以榮芳杰老師與團隊過往曾設計的「苗栗出磺坑」現地教學課程為例,他們在仔細梳理這座油礦產業遺產的發展歷程之後,盤點出其中橫跨歷史、地理、聚落與產業的豐富知識,從中小學課程脈絡出發,延伸出更加深入而具體的學科應用機會。這套「走進歷史現場」的現地教學課程,不僅賦予了文化資產新生的機會,更讓學生親自見證跨領域知識的實際應用,拓展他們對升學體制外多元職業的視野。

 

除此之外,榮芳杰老師提到,如果孩子們從小就能以自己有興趣的方式親近、使用文資空間,走進古蹟也將成為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並於多次觀覽的過程中奠基深厚的人文素養。如此,「文化資產」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而是建構自身與家鄉、與文化之間深厚連結的基礎——這與前述「策展思維」異曲同工,都是透過文化內容的詮釋與設計,展現文化資產的豐富內涵與時代意義。

 

「古蹟就是我們的教室。」這是榮芳杰老師為文資教育定下的標語,也是未來臺灣推廣歷史空間的方向之一。期盼能在跨領域專業者的合作與串連之下,將老建築化為多元主題的學習場域,強化不同世代對於地方的認同感,以及探索文史脈絡的熱忱,並進一步促進文化資產的永續再生。

榮芳杰老師與團隊為「苗栗縣再造歷史現場2.0『苗栗出磺坑油礦歷史現場再現計畫』」量身設計的現地教學手冊部分內容。(影像來源/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https://reurl.cc/G5Vg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