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駐時代榮光的百年站舍|東京車站大飯店見學側記

自 1914 年啟用以來,日本東京「丸之內車站大樓」始終扮演著當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大丸有地區(だいまるゆう)再生計畫的一處節點,與周邊大廈共同形塑出新舊共融的街區肌理——而鑲嵌在見證城市變遷的站舍之中、誕生於 1915 年的「東京車站大飯店」,不只是鐵道系統附屬的住宿空間,更是旅人得以實際走進歷史、體驗時代氛圍的獨特場域。 正是這份揉合了文化底蘊與當代定位的特質,使得雄本老屋團隊在赴日參與「富岡製絲廠及相關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十週年國際研討會」的旅途中,抱持著「類朝聖」的心情下榻於此,在深入閱讀車站大樓所蘊藏的故事之外,也期盼能從臺灣老屋新生推動者的視角,觀察這座百年建築如何歷久彌新。

Continue Reading停駐時代榮光的百年站舍|東京車站大飯店見學側記

以光影標記島嶼座標|4/18(五)《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新書發表會側記

「家父是一個用相機寫日記的人,他強調攝影就是生活,鏡頭所捕捉的是人們的日常氣息。」許蒼澤攝影家之子-許正園醫師在新書發表會上代替父親致詞,用同樣溫潤的語調闡述其創作核心。這份對於鹿港市街百態的深情凝視,如今藉由國立台灣美術館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策劃出版的《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八輯《許蒼澤》專書,得以更全面、更具系統性地展現於大眾眼前。

Continue Reading以光影標記島嶼座標|4/18(五)《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新書發表會側記

一磚入魂|12/13(五)鋼成營造張震宇董事長講座側記

「古蹟修復的核心精神雖為『修舊如舊』,然修復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建築恢復原貌,更要讓它融入現代城市,成為當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譽揚獎系列講座的最終場,鋼成營造張震宇董事長受臺北市文化局與雄本老屋之邀,前來臺灣文學基地,帶領聽眾深入古蹟修復的世界。本次講座不僅將修復專業的細膩娓娓道來,更探討老屋所蘊藏的情感與價值,為譽揚獎的文化精神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Continue Reading一磚入魂|12/13(五)鋼成營造張震宇董事長講座側記

映照地方紋理的老屋燈火|4/12(六)北埔老屋再生課程培訓側記

接續著首場講座「以老屋推動地方再生」的核心概念,這次的課程選在北埔或者山旅舉行,由中山大學 USR 計畫協同主持人-李怡志老師與雄本老屋共同創辦人-蕭定雄擔任講者,分別從旗津與鹿港的在地實踐出發,分享了各自獨特的活化路徑與思維,為老聚落再生提供了可供參照的多元模式。

Continue Reading映照地方紋理的老屋燈火|4/12(六)北埔老屋再生課程培訓側記

走進臨秋居,憶起望春風|12/8(日)李修鑑先生講座側記

第三屆譽揚獎延伸系列講座中,臺北市文化局與雄本老屋特別邀請了李臨秋先生的兒子——李修鑑先生,分享家族建物保存的心路歷程,以及故居維護的實務經驗。講座內容不僅回顧李臨秋的音樂成就與家庭生活點滴,也從歌詞文本與日常生活的深刻連結出發,探討流行歌謠如何反映常民文化,並重現特定時代的社會氛圍。

Continue Reading走進臨秋居,憶起望春風|12/8(日)李修鑑先生講座側記

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入選首屆「百大文化基地」

自 2018 年起,由雄本老屋投入文史調研、修復工程與再利用規劃,現正傾力籌備開館的「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獲選為文化部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這份榮耀,不僅是對長源醫院文化特色與經營模式的肯定,更是對於團隊長久以來深耕老屋新生領域的鼓舞。

Continue Reading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入選首屆「百大文化基地」

我在百年日式宿舍開了間抹茶專賣店|12/6(五)平安京蘇崇文執行長講座側記

在文化創新與老屋再利用的浪潮中,如何為歷史場域保留人文底蘊,同時又注入當代活力,始終是經營者們不斷探索的課題。延續第三屆譽揚獎頒獎典禮的熱烈迴響,臺北市文化局與雄本老屋規劃了延伸系列講座,請來得獎個案的實踐者們分享經驗與理念,讓更多人了解文化資產修復活化的價值與挑戰。 首場講座我們邀請到「平安京 Matcha One」創辦人-蘇崇文執行長,以「我在百年日式宿舍開了間抹茶專賣店-平安京與齊東街的邂逅」為題,與我們分享老屋經營的心法與體悟。平安京 Matcha One 坐落於齊東街日式宿舍群,承載著百年歷史記憶的木造建築,如今已蛻變為融合文化、美學與生活的空間,展現了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多元價值。蘇崇文執行長於本次講座中延續譽揚獎的精神,暢談齊東街日式宿舍從修復到經營的經驗,深入探討老屋融入當代城市的解方。

Continue Reading我在百年日式宿舍開了間抹茶專賣店|12/6(五)平安京蘇崇文執行長講座側記

建築彩繪的修護與重生|3/14(五)李長蔚老師內訓側記

本次內訓講座,雄本老屋有幸邀請到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李長蔚老師前來雄本臺中辦公室,以「文化資產建築彩繪修復實務與理念」為題,為我們帶來兼具學術深度與人文底蘊的精彩分享。這位曾參與日本奈良藥師寺、日光東照宮等重要文化財修復調查的學者,不僅以其豐厚學養,爬梳臺灣傳統彩繪修護議題的歷史脈絡與技術細節,更透過跨越國界的視野與實務經驗,談論文資修復的倫理思辯與價值核心。

Continue Reading建築彩繪的修護與重生|3/14(五)李長蔚老師內訓側記

歷史的守護者,未來的引路人|11/11(六)2024 年譽揚獎頒獎典禮側記

2024 年 11 月 11 日,第三屆臺北市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譽揚獎頒獎典禮,於臺北孔廟明倫堂隆重揭幕。這座陪伴著島嶼走過近百年教育發展、儒家文化傳承的歷史殿堂,如今更見證了臺北市長久以來推動文資保存再利用的階段性成果,成為銜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樑——這也正呼應了「譽揚獎」的核心精神。典禮上,同樣關懷文化資產的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從修復工法到推廣策略、從保存經驗到再生理念,透過彼此交流對話,激盪出更豐富的保存思維與協力機會。

Continue Reading歷史的守護者,未來的引路人|11/11(六)2024 年譽揚獎頒獎典禮側記

從老屋走入地方|3/8(六)北埔老屋再生課程培訓側記

團隊以「北埔老聚落再製想像」為題,規劃了 2 場聚焦於「老屋經營」與「地方經營」的培訓課程,首場邀請到彰化縣南郭國小資優班-陳宥妤、吳嘉明老師(南郭郡守官舍活化團隊),與鴻梅文創志業-陳添順執行長(或者新州屋經營者),前來北埔青空間分享實務經驗,並暢談以老屋為據點的地方再生願景。

Continue Reading從老屋走入地方|3/8(六)北埔老屋再生課程培訓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