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老屋故事|6/21(五)鹿港長源醫院登錄為歷史建築
以2019年提出小型修復計畫為開端,雄本老屋先是針對長源醫院進行文史調查、將一進一樓空間打造為「鹿港歷史影像館」,隔年另申請了「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於2023年底完成全棟修繕工程。有感於這座老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期望能進行更完善的管理維護計畫,終於在上週五(6/21)經文資審議,將長源醫院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
以2019年提出小型修復計畫為開端,雄本老屋先是針對長源醫院進行文史調查、將一進一樓空間打造為「鹿港歷史影像館」,隔年另申請了「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於2023年底完成全棟修繕工程。有感於這座老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期望能進行更完善的管理維護計畫,終於在上週五(6/21)經文資審議,將長源醫院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化資產的活化新生,除了透過修繕工程延續空間特色與歷史價值之外,適切的再利用規劃及永續經營也是讓建物保有活力的關鍵。「臺北市文化資產輔導平台」彰化參訪行程的第二天,雄本老屋特意安排了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原彰化第二幼稚園兩處歷經「空間轉型」的文資地點,從營運團隊在其中的耕耘與收穫,認識舊建築再利用的多元模式。
雄本老屋從 2022 年底開始協助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運作「臺北市文化資產輔導平台」,以輔導團隊的身份陪伴城市中許多老建築新生。在本年度為期兩天的參訪行程中,我們帶領了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官同仁與文化資產所有權人,前往彰化縣共 7 處文化資產進行考察。從氣勢恢宏如鹿港龍山寺,到即將迎來新生命的長源醫院,這些建物的空間尺度、使用機能不盡相同,卻都被歲月打磨出沉穩的光澤。
在攝影之風初次吹拂島嶼、相機與底片尚且難以取得的年代裡,許蒼澤先生便拾起八釐米攝影機,以膠卷記錄雙眼所見;數十年之後,經過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悉心修復,底片膠卷轉為數位影像,於 5/18(六)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台灣切片|無題之卷:許蒼澤家庭電影(1960-1970)」重映會上,再次綻放光彩。 事實上,這些承載著 1960-1970 年代常民家庭生活與臺灣地貌的膠卷,在歲月流轉中曾經遺失;直到 2020 年長源醫院保存再生計畫開展,許正園榮譽館長在雄本團隊的協助下,為老屋內堆放的雜物進行分類整理時,才意外發現了他尋覓已久的片匣——其中名為《快樂暑假》的八釐米膠卷正是以他為主角,留存著長源醫院最為熱鬧的光景。
本年度雄本老屋協助高雄市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鼓往津來-鼓山旗津渡輪事業地方創生計畫案」,以在地共好思維重新規劃、整修旗津渡輪站內部空間,邀請到旗津在地自家烘焙咖啡店杜辛亞咖啡Dulcinea Coffee、在地組織培力單位 #大港校CC 等地方團隊進駐經營,將青創基地、藝文展演、餐飲服務等複合式機能融入運輸站,成為旗津深度旅行的起點,以及返鄉青年落地生根的沃土良田。
本次團隊共同創辦人蕭定雄受到政大歷史系黃仁姿老師的邀請,在介紹文資理論與實作方法的「史蹟與文化資產專題課程」中,發表「建物調查與歷史重塑-老屋的文化價值再發現」專題演講,從雄本團隊參與修繕規劃的老屋新生案例出發,與學生們分享這幾年從事老屋活化的經驗與體悟。
為持續充實長源醫院將來營運策展所需的能量,許蒼澤之子、現任屋主許正園醫師,在旅歐行程中拜訪了徠卡相機的故鄉-德國韋茲拉爾(Wetzlar)。懷著集齊父親的相機圖鑑中所有款式的小小夢想,許正園醫師專程前往凝聚百年相機工藝歷史的恩斯特徠茲博物館朝聖,也在本次內訓演講中與團隊同仁分享所見所聞,期盼能以最適切的方式合作推廣家族影像資產。
電影《白日夢冒險王》中,主角為尋找一張底片踏上了冒險旅途;1955 年由一群大學生組成的遠征隊,在心血來潮之下完成了駕車橫跨歐亞大陸的壯舉——或許日常生活的一成不變,僅是因為缺乏將想像付諸實行的勇氣。本次內訓講者「Umitata你我他她」主持設計師郭丁甄 KDJ 以這兩個例子破題,與團隊同仁分享她在從事品牌設計時未曾放棄的創新思路。
在長源醫院修復工程開始之前,雄本老屋協助屋主事先將其中的文物包裝收藏,從時間長河裡打撈出久遠的記憶;而修繕過程中,原先腐朽的、埋藏的,甚至是早已拆除的結構,也藉由歷史影像的考據一一現出原貌。老屋與舊物於是拂去塵埃,回到了熙來攘往的街區,與斜對面的玉珍齋歷史建築共同編織出鹿港地標性的十字路口。
觀眾席的紅毯之下,滿地起伏的碎石早在前一天由團隊同仁一鏟子一鏟子鋪平;座位之間的定位膠帶、平穩的進出動線,以及仔細收束的電路,都源自於雄本老屋的細緻規劃。從最初的訪談陪伴、歷史調查,到修繕工程與竣工典禮,我們都不曾放下對細節的堅持,而許家人的笑容和擁抱,便是最溫暖實在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