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5 X-Basic PLANNING Ltd.

News

與城市居民共寫一本書:西村幸夫教授講座暨城鄉高峰座談回顧

2025 / 11 / 04

長年關注日本各地「町並み保存(街町保存)」的西村幸夫教授,與臺灣的緣分同樣深厚,其著作《故鄉魅力俱樂部》與地方發展的概念,在 1990 年代深刻啟發了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浪潮。本次講座更匯聚了產官學界的重要人物: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徐燕興副署長、臺中市政府黃崇典秘書長與逢甲大學黎淑婷副校長參與對談,從政策、實務到學術的不同視角,一同探討臺灣當前的城鄉發展議題。

西村幸夫教授(左三)講座暨城鄉高峰座談,邀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徐燕興副署長(左二)、臺中市政府黃崇典秘書長(左四)與逢甲大學黎淑婷副校長(左六)與談,由逢甲大學建築研究設計中心呂耀中主任(左七)擔任主持人。

從土地長出的智慧

西村幸夫教授在講座中分享了飛驒古川站前廣場從 1995 年迄今的街景變化,這些影像也記錄在《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一書中。

西村幸夫教授並未直接切入理論,而是以兩處他長期陪伴的案例——「飛驒古川」與「東舞鶴」,邀請聽眾一同回顧都市再生現場。前者從 1997 年公視紀錄片中的質樸樣貌,到如今以河川為中軸,鄰近的河堤、倉庫,乃至車站廣場周邊建築立面都細膩整備的景觀,其中不見大刀闊斧的巨變,而是如水滴石穿般有機成長;後者則回應了許多城市共有的提問:一個自認沒有悠長歷史的新興城市,如何找到獨一無二的靈魂?透過盤點、研究地方獨特的磚造建築,並將其活化為音樂廳、文史館,一座「年輕」的城市找到了足以凝聚認同的歷史錨點。

不論是歷經 40 年光陰細膩打磨的飛驒古川,或是從自身特質中找到靈魂的東舞鶴,兩者所採取的路徑雖不盡相同,但那份讓在地人由衷感到「住在這裡真好」的初心,正是所有城鄉工作的共同嚮往和最終目標。

從都市所學的十個心法

數十年的實踐經驗,經西村幸夫教授提煉為「從都市所學的十個心法」(相關譯文取自《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涵蓋宏觀的都市哲學,也細微至居民面對日常的態度。有趣的是,若將這些心法與雄本團隊新書《老屋熟成》對照,會發現兩者雖專注於不同的尺度與脈絡,其核心價值卻相互共鳴。

其一,是對生活本質的凝視。「要理解都市,首先必須認識都市的生活。要認識都市的生活,首先必須培養想像力與共感力。」這份尊重與共感,正是書中眾多老屋能夠「熟成」的關鍵,而生活本身即烙印在建築的每一寸細節裡。透過空間紋理的保存、日常器物的典藏與詮釋,那些或許已被淡忘的舊時光也能延續至當下。

然而,老屋在溫柔承接過去的同時,也須融入當代居民對生活的想像。正是這段在新舊之間反覆思量與實踐的過程,淬煉出屋主、修復者與經營者的共同理想,也印證了西村幸夫教授的觀察:「有魅力的城市裡住著有魅力的人。都市因為這些有魅力的人而充滿魅力。」

其二,是對時間的敬意與跨世代的責任感。「為了把過去的託付傳遞給未來世代,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責任。」串連過去與未來的宏大理念,是為了實現一座能讓人們安居樂業、兼具韌性與活力的永續城市——而這樣的理想,需要透過一處處能夠回應當代需求的彈性空間以落實。

《老屋熟成》一書探討的修復策略,始終在保存與更新之間尋找著平衡,既珍視歷史痕跡,也務實地回應當代需求,透過適切的修復與活化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也讓空間成為孵育新興商業模式的基地、凝聚社區認同的據點,進而為城市帶來源源不絕的微小改變。正如西村幸夫教授所言,都市再生並非總是由驚天動地的事件來實現,更多時候是落實在人們「扎扎實實過好日常」之中。當居民能夠安穩生活、舊建築能以更具彈性的姿態被溫柔安放,社群的韌性也能逐步積累,為所有未知的挑戰做好準備。

西村幸夫教授著作——《故鄉魅力俱樂部》與《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

講座尾聲,我們懷著敬意與感謝,帶著啟發團隊至深的《故鄉魅力俱樂部》與《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二書,趨前請西村幸夫教授簽名,並將團隊的在地實踐成果《老屋熟成》一書贈予對方。西村幸夫教授的都市哲學,為臺灣的城鄉發展提供了高遠的參照座標;而雄本團隊的在地摸索,則是對這些普世理念的具體回應,秉持著「為老屋再生的未來擇善固執」的信念,與這片土地上的夥伴們,持續閱讀、書寫這本名為「城市」的書。

西村幸夫教授(右一)為雄本團隊珍藏的著作簽名留念。

Further Reading

2025 / 10 / 21
閱讀風城百年紋理:新竹古蹟日講座回顧
2025 / 05 / 01
修補記憶的棲身之處:
4/27 ꜱᴜɴ. 或者新州屋講座側記
2025 / 04 / 16
從港嶼文化轉譯,到古鎮產業鏈結:
看見北埔聚落再生的多元可能
2025 / 03 / 19
建築彩繪的修護與重生:
3/14 ꜰʀɪ. 李長蔚老師內訓側記
2025 / 06 / 20
走進府城巷弄,與理想生活不期而遇:
「臺南小轉角」以老屋安放日常溫度
2025 / 09 / 24
以一本書的厚度,收錄島嶼再生的實踐軌跡:9/24 ᴡᴇᴅ.《老屋熟成》新書上市
2025 / 10 / 19
當街區日常走入老屋:10/18 ꜱᴀᴛ.《老屋熟成》高雄場新書發表會
Back t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