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Copyright © 2025 X-Basic PLANNING Ltd.

News

故居博物館長源醫院,回應當代永續議題:2025 ICOM 杜拜大會活動回顧

2025 / 11 / 14

11 月中旬,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專家委員—李兆翔老師、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林玟伶老師,與雄本團隊(由黃建森副總經理帶隊,偕同蕭定雄協理與廖翊婷經理)遠赴杜拜,於「故居博物館作為當代世界的見證者」(The House Museum as a Witness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專題論壇發表論文。

會中集結了來自義大利、芬蘭、印度、中國、安地瓜及巴布達等眾多國家的案例,而「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作為臺灣代表,以〈從診斷到對話:再造醫師故居為地方歷史影像館〉(From Diagnosis to Dialogue: Reimagining a Doctor’s House as a Community Museum of Visual Memory)為題,剖析其再生與經營方針。這次發表的特別之處,在於團隊跳脫了建築修復者的身份,以「博物館經營主體」的角度分享實務經驗,闡述如何從深厚的文化元素中,擷取並轉譯場所精神,建構出一座活的、能與當代持續互動的博物館。

ICOMOS 專家委員-李兆翔老師(左一)與雄本團隊黃建森副總經理(左四)、蕭定雄協理(左二)及廖翊婷經理(左三)於論壇發表後合影。

以博物館為核心,建構文化遺產生態系

由李兆翔、林玟伶老師與雄本團隊共同寫就的論文,將「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視為今昔對話的平台:從常設展的醫療器材保存及診間復刻、底片作品所轉化之光雕投影,到融入建築風格與現代美學的茶室設計等,多層次策展不但是為既有空間結構量身打造的再利用方針,更創造了多種參觀視角,有意識地串起跨世代的生活體驗。

除了場館營運之外,團隊更嘗試建立「文化遺產生態系」(Heritage Ecosystem)——以屋主許家的信任、公部門的計畫支持進行建物保存;歷史調研與轉譯策展累積經營能量;日常維護與實際運作,則逐步深化大眾對於文化遺產的認知。博物館作為平台所匯聚的地方組織、跨領域團隊與外部資源,將如漣漪般向外擴散,從古鎮鹿港的街巷開始,逐漸在更廣闊的文化地景中引發迴響。

林玟伶老師(右一)發表會議論文。

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的韌性實踐

李兆翔老師(右一)發表會議論文。

在加速變遷的時代脈絡下,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的韌性,源於雄本團隊長久以來對永續議題的關注——無論是極端氣候對老屋的影響,抑或產業、社會變遷對文化記憶的衝擊。此關懷體現在經濟、社會與文化三個維度的永續實踐:複合經營模式能夠避免對單一門票收入的依賴,透過餐飲服務、聯名商品與場地租借,奠定了更具彈性的財務基礎;「保溫計畫」則讓修復中的空間不斷與鄰里互動,確保日後重新開放的博物館已然扎根在地。

場館不僅保存了建築、文物等有形資產,更將家族故事、醫者精神、社群關係等無形內涵,轉化為博物館的敘事主軸。「老屋醫院」正是此一韌性的具體展現:讓長源醫院從被動保存的空間,蛻變為知識輸出節點,讓老屋修復的經驗得以傳承與複製,賦予廣泛的文化遺產社群共同成長的力量。

「文化遺產生態系」示意圖。長源醫院的再生奠基於公部門、在地社群、屋主許家與專業團隊四方的緊密合作。

從在地到國際,開啟跨國界的文化對談

很榮幸能透過這次的論文發表,開啟跨國界的對話。現場學者對於團隊的務實思考與跨領域整合展現了高度興趣。其中,來自安地瓜及巴布達的學者提問,觸及了長源醫院經營模式的兩個層面:對外的專業服務與媒合,以及對內的觀者溝通設計。

在「老屋醫院」如何運作的討論中,雄本團隊闡述了此概念的落地方式。長源醫院被定義為多層次的運作核心:既是呈現跨時代建築修復成果的實績展場,也是老屋修復知識的整合中樞,兩者相輔相成,媒合匠師、工班、資源與需求,為文化遺產的管理維護與永續經營,建構了清晰的實踐框架。

針對展場的互動技術,一樓常設展區結合了老屋剖面圖文展示與轉盤式電話的陳設,邀請觀者透過撥號聆聽空間故事,將時空皆繁複的建築歷史,系統性轉譯為直觀的體驗裝置。正是這種務實且細膩的做法,回應了與會學者對於故居博物館的共同關切——如何讓私人遺產轉身成為更具公共性的溝通平台,與當代世界的不同群體持續建立關係。

「故居博物館作為當代世界的見證者」專題論壇,由李兆翔老師(右二)、林玟伶老師(右三)與雄本團隊共同發表論文,圖為會後與各國講者合影。

ICOM 委員會成員「並未被懷舊情感凍結」的評價,不僅是對團隊發表成果的肯定,也指向了支撐其後的活化方法論。從診斷到對話,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的再生,是由家族長達 25 年的合作承諾、公私部門的協力共創、地方社群的深度參與、著眼未來的永續設計,四種面向的經營匯聚而成。除了作為故居博物館的身份之外,也為眾多擁有不同背景的文化遺產,照見了一條務實可行且以人為本的活化路徑。

Further Reading

2025 / 11 / 14
在地實踐的全球共鳴: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研究論文入選 2025 ICOM 杜拜大會
2025 / 11 / 14
兩案三獎!雄本團隊作品:雄本老屋「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緯豐營造「屏東・西市場」同獲 2025 建築園冶獎肯定
2025 / 11 / 14
長源醫院-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2025 / 11 / 14
曲巷冬晴-彰化縣老屋活化專案
2025 / 11 / 14
打開摩登老屋驚喜包:微笑台灣×雄本團隊專題報導及 Podcast 回顧
2025 / 11 / 14
地方再生的兩種路徑:細看南郭宿舍群的溫柔擾動,與新竹或者團隊的「分散式美術館」
2025 / 11 / 14
滿載港嶼風土的水路門戶:
旗津輪渡站「大港校直販所」限定開張
Back t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