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Copyright © 2025 X-Basic PLANNING Ltd.

News

摩登老屋驚喜包:微笑台灣秋季號分享會回顧

2025 / 11 / 11
微笑台灣秋季號分享會合影。(影像來源/微笑台灣319鄉+提供)

歷史縱深×產業廣度,建構以人為本的支持系統

在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環島旅行總是以紙本地圖作為輔助,319座各有特色的鄉鎮(現數量為 368)羅列其中、公路相繫,具體而微地拼湊出臺灣全貌。蕭定雄協理以此破題,分享大學時期旅行與迷途的經歷,改變了他看待土地的視角——從單點的城市印象,轉向對路網、區域乃至整座島嶼的系統性思考。以經濟學為背景,一路走向文資、老屋再生專業領域的成長途徑,最終匯流為雄本團隊的核心方法論。

面對老屋新生這樣龐大而複雜的產業,雄本團隊嘗試橫向整合支持系統,涵蓋前期的策略規劃、文史調研,到空間設計、營造施工,以及最終的品牌活化與永續經營,只為賦予老屋在當代立足的角色。以新竹「或者新州屋」為例,團隊在建調階段細膩梳理其歷史脈絡,更在修復工程中保留了窗框曾被削去、後經縫補的紋理,讓日後的觀者能夠讀出建物在不同時代的使用痕跡;面對高雄「三和瓦窯」因主力窯體損壞而難以延續的困境,團隊在協助修復窯體與工作空間的同時,亦協助其轉型,共同研發文化觸媒產品,讓這座持續為臺灣生產文化資產磚瓦的活窯場,重新鏈結當代建築需求。

回顧雄本經典案例——歷時七年始得全棟再生的「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更能見到團隊「以人為本」的理念,如何透過全週期策略落於實踐。無論是與屋主一同梳理家族歷史、將建物恢復至眾人記憶中的樣貌,抑或將每一件看似陳舊的器物(如許讀醫師親自設計的電路圖、許蒼澤攝影家記錄家庭點滴的八釐米膠卷)悉心甄別典藏、轉譯為展覽邀請街區參與,都讓這座曾經的宅院逐步蛻變,成為向公眾開放的地方文化館,而屬於家族的故事也被重新擦亮,反映出整座古鎮的共同記憶。

雄本團隊蕭定雄協理以或者新州屋、三和瓦窯與長源醫院為例,說明老屋再生的挑戰與願景。(影像來源/微笑台灣319鄉+提供)

以故事為梭,編織地方再生網絡

大林慢城發展協會江明赫創辦人,分享了從梳理地方特色、修復老屋空間到推動街區活化的歷程。(影像來源/微笑台灣319鄉+提供)
 

1994 年被評為臺灣最沒有特色的鄉鎮之一,嘉義大林經過 30 多年的沉澱與復甦,如今不但取得了國際慢城認證,也獲得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的肯定——作為小鎮再生的重要推動者,大林慢城發展協會創辦人江明赫分享了從挖掘、轉譯在地故事出發,重新凝聚認同感的再生路徑。

曾見證大林娛樂事業輝煌,而後隨著地方陷入落寞的「萬國戲院」,正是其中一處具體再生案例:在取得屋主同意使用空間、申請計畫修復立面之後,萬國戲院的全棟修復活化,卻是從一台投影機、幾張板凳開始的:江明赫創辦人固執地在戲院門口舉辦了長達兩年的「蚊子電影院」,從最初僅有他與兒子(有時還有一隻狗)觀影,到後來經媒體報導吸引各界關注,他以持續不輟的行動為戲院保溫,甚至將劇院化為友善劇組的影視基地,以場地整理代替租金的模式,吸引《返校》等知名影視作品前來取景。於是在全棟修復完竣之前,萬國劇院便已重新凝聚了作為公共場域的靈魂,也透過社群參與和故事的再創造,成為串連地方記憶與當代文化的節點。

近年活化再生的「成都旅社」,更是這套故事先行思維的精彩體現。這棟由退休警察經營的老旅社,本身就蘊藏著時代況味。江明赫深入挖掘其歷史,發現了諸如專為躲避「抓猴」而設的祕密通道、警示燈,乃至為了承受夫妻拳打腳踢而特製的堅固「幸福之桌」等軼聞。這些生動的歷史切片,轉譯為導覽解說、密室逃脫等空間體驗,故事因此化為空間動線、門後密道與櫃檯下的暗鍵,邀請每一位來訪者參與其中。

從萬國戲院到成都旅社,江明赫創辦人以故事轉譯、活動企劃與人際關係持續編織地方網絡,讓每一棟被活化的老屋都不再是孤島,而是能與整個街區共創價值的有機組成。

微笑台灣秋季號分享會現場側拍。(影像來源/微笑台灣319鄉+提供)

打開摩登老屋驚喜包

一場分享會,兩種截然不同的再生路徑,卻來自同樣深刻的初衷與願景。雄本團隊嘗試建構老屋產業支持系統,協助屋主與有志於此的專業者們,共同面對新舊法規、修復經費與經營模式的挑戰;而大林慢城的地方網絡,則以多種路徑讓老屋重返日常,為地方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與認同感。

「我們選擇留給未來世代什麼樣的生活風景?」微笑台灣李佩書總監在秋季號《打開摩登老屋驚喜包》拋出的問題,或許能在老屋與當代的對話裡尋得部分解答——為這片土地撐起一處處得以安居、值得探訪,能夠容納生活想像的角落,正是雄本團隊與同行者們日復一日透過實踐書寫的回應。

本次分享會由微笑台灣李佩書總監主持,邀請到大林慢城發展協會江明赫創辦人與雄本團隊蕭定雄協理(右起),談談老屋與地方的再生經驗。(影像來源/微笑台灣319鄉+提供)

購買連結|微笑台灣秋季號

Further Reading

2025 / 11 / 11
與城市居民共寫一本書:西村幸夫教授講座暨城鄉高峰座談回顧
2025 / 11 / 11
閱讀風城百年紋理:新竹古蹟日講座回顧
2025 / 11 / 11
修補記憶的棲身之處:
4/27 ꜱᴜɴ. 或者新州屋講座側記
2025 / 11 / 11
從港嶼文化轉譯,到古鎮產業鏈結:
看見北埔聚落再生的多元可能
2025 / 11 / 11
打開摩登老屋驚喜包:微笑台灣×雄本團隊專題報導及 Podcast 回顧
2025 / 11 / 11
臺灣近現代老屋與城市再生叢書:建築圖中的臺灣史×老屋熟成×未竟之事
2025 / 11 / 11
守舊x創新:從今日廢墟到明日亮點
Back to NEWS